摘要:
作為第一款現象級呈現爆炸級傳播的小程序,“匿名聊聊”背后的伴侶印象是一家深耕社交產品的公司,創始人栗浩洋和魏志成兩人都公開體現,這次的“匿名聊聊”是扔出的一個問路的石子,真正的生化兵器和核彈還在后面。
圖/視覺中國
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自本年1月上線以來,一直表示的冷冷清清。流量入口沒有優先級的傾斜,用戶獲取提供的也是模糊搜索,即便微信手握8億月活用戶,其重點打造的用完即走的小程序一直處在一種高開低走的尷尬狀態之下。
小程序上線的當天,“微信之父”張小龍發出了一條僅寫著“2007.1.9”的伴侶圈,配有六張蘋果一代的產品發布圖。整整10年前,喬布斯在舊金山莫斯科尼會展中心發布了蘋果的首款iPhone,這樣的隔空致敬,預示著微信之父對于小程序將改善整個微信生態的一種態度。
就在這樣的配景下,5月18日晚,第一個爆款小程序“匿名聊聊”突然出現在了伴侶圈之中,一夜之間病毒式傳播,上線短短5個小時,創造的1700萬PV。
如果回溯伴侶印象的經歷,這款社交產品曾經不止一次發布過現象級的推廣爆款,利用H5的分享頁面一次次在伴侶圈刷屏。偶爾的現象級產品可能還是運氣,但持續不停的產出爆款內容,這背后即是魏志成和栗浩洋兩人對于社交和人性的深度駕馭。
下面是伴侶印象(“匿名聊聊”背后公司)創始人魏志成對于打造現象級產品和小程序的一些思考,略經鈦媒體編纂:
關于現象級產品:能夠締造流行文化
現象級這個詞語最初來源于足球領域,指個別球星的競技表示達到一種后人難以超越的程度,所以在商業領域,一個產品或者一個營銷能稱得上現象級首先也是因為它給到大家了一種“后人難以復制超越”的遍及認識。
但是在互聯網領域,大家對現象級這個詞有一個遍及的誤解,就是“爆紅后銷聲匿跡”,實際上這是屬于望文生義,這并不是現象級的本意。
好比,流行音樂里我們不會把唱老鼠愛大米楊臣剛稱作現象級歌手,而周杰倫、鳥叔則可稱為現象級歌手,因為他們做出第一個爆款后持續地有第二款第三款更精彩的東西出來,“現象級”不是憑運氣撞到創作的想法,而是發掘出創新方法論后用量化方法保證產量。
在我眼中,一個互聯網產品,尤其是社交產品,如果能創造出一種流行文化,那么文化是具有必然持續生命力的,好比Faceu的貼紙視頻可以說是現象級的,我們會看到伴侶圈持續的時時時會有人分享,而不只是在一段短期時間里,類似于Musical.ly、狼人殺、王者榮耀也是不錯的例子,而臉萌就不算現象級。
想要打造“現象級”產品,就要實現爆紅后用戶的長期使用、長期傳播,這樣的產品才能夠稱得上是“現象級”。
“現象級”的產品需要足夠驚人的發作速度,在發作后能夠給用戶帶來實際的價值,最后這個價值能夠長期的輸出。社交產品如果能創造出流行文化,它顯然會成為現象級產品,因為文化具有持續的生命力。
可以說,打造現象級產品,最核心就是依賴于產品背后靈魂人物的洞察力。
如果你的用戶告訴你他想要什么,然后你去滿足,這個不叫洞察力。洞察力是指你獨立地去不雅觀察你的用戶并解析他心理背后的訴求,或者你本身自己就是一個深度用戶,那么你就可以像靈魂出竅一樣地不雅觀察你本身自己,別的就是整個客不雅觀世界都可以成為你不雅觀察、解析的樣本,綜合各種信息渠道來源,去分析用戶真正的訴求。
因為用戶對于本身的真正訴求未必知道,然后你將洞察到的本相,轉化成產品或辦事,這樣的東西才能夠實現上述所說的強大而持續的傳播力,和文化屬性。
從微信的哲學,到小程序和AR
如果說微信的靈魂是張小龍的話,在微信的很多細節可以洞察到他對產品思想和哲學。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重當下。
好比說伴侶圈比來新增的只展示比來三天或者六個月的伴侶圈功能,就是希望用戶不要被歷史包袱所束縛,你當下的個人狀態、職業狀態才是你現在最有意義的東西。
微信的素質其實就是用短消息的形式進行溝通的工具,每個強大的互聯網產品都有一個元單位(unit),好比Twitter的元就是tweet,微信的核心元單位就是瞬時消息(instant message)。伴侶圈作為微信的一個可以關閉的插件,雖然占據了人們把使用微信的60%~80%的時間,但它不是微信的素質。
總結來說,微信的素質就是通訊工具,再抽象一點,就是有機會成為人和人之間的一個通用瞬時信息傳輸協議(universal instant message protocal),溝通協議。在互聯網的時代里,微信的客不雅觀野心其實就是希望成為虛擬空間里的我們的調制解調器器官,我們的嘴巴眼睛和耳朵,成為人類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