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 2007 年 6 月 29 日,世界上第一代iPhone正式上架銷售。

自從喬布斯在 2007 年初的發布會上鄭重頒布頒發了iPhone的誕生后,經過半年的等待,被吊足了胃口的人們終于可以拿到這支看起來絕對超前于時代的手機了。
整個世界都激動了,屏住呼吸等待著親手捧著第一臺iPhone的那一刻。 2007 年 6 月 29 日下午 6 點,在美國的東海岸,世界上第一款iPhone終于送到了期盼已久的人們手中。到 2008 年 10 月,蘋果售出了 1000 萬部iPhone,而在十年后,也就是現在,已經有超過 10 億部iPhone被售出。

2007 年 6 月紐約Apple Store門口,裝備齊全的人們徹夜排著長隊等候iPhone的正式發售
在 2007 年的發布會上,喬布斯用了足足 50 分鐘去介紹iPhone:“去享受娛樂生活,你需要一個聽音樂的iPod,一部手機和一個上網交流的設備,這即將成為歷史。從此刻起,去實現這些功能,你只需要一部手機,那就是iPhone。”
驚艷!卻不被看好?
現在說起iPhone,,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了這樣的場景:還沒睜眼,用iPhone預約的早餐已經在烤箱散發香氣;打開門,Uber司機正在車里向你招手;出門不消錢包,只要手機有電,基本就可以應付一切日常活動。
然而,第一代iPhone面世時,它卻并沒有被人看好。
在 2007 年,黑莓、摩托羅拉等主流手機制造商占據了大半個移動設備行業,而蘋果卻是“業界新手”。一反當時所有的手機使用習慣,沒有物理按鍵、手機后蓋不能打開,沒有卡槽,iPhone既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機”,也不是第一臺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甚至都觸屏早已不再新鮮。不但如此,雖然號稱有成百上千的手機應用可供使用,可在發售時,用戶還無法在iPhone上自主安置應用。(App Store直到 2008 年,也就是iPhone發布一年后才問世。)
如今的手機應用市場發展迅速,每天有數億人打開微信,Instagram、Uber、美圖秀秀等都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 10 年前,這些迎合了現代人需求的應用,一個都不存在,在阿誰時候,iPhone的成功不但沒有保證,甚至引來了眾人的嘲笑。

微軟前CEO史蒂夫·鮑爾默:iPhone?呵呵。
當時微軟的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被人問起怎么看待售價 499 美元的iPhone時,絲毫沒有掩飾地笑出了聲:“哦我的天!不如花 99 美金去買一支摩托羅拉Q吶!要人們花 500 美金去買一部手機?這簡直是開玩笑吧!蘋果這是要在市場上銷售最昂貴的手機。iPhone的定位和定價,沒有機會獲得任何重要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