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8 日, 36 氪在“智匯、智變、智成—— 2017 商業新生態峰會”上重磅發布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機構 10 強”、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 10 大投資人”與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影響力投資人”三大榜單。
每一次科技底層的全新突破都會成為行業改革的推動力——技術創新吸引資本涌入,資本熱潮推動技術再發展和深度行業應用,從而給各行業帶來深遠影響。隨著深度學習的快速發展以及AlphaGo掀起人機大戰浪潮,人工智能的崛起被人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2016 年人工智能成為投資界乃至整個世界關注的焦點,全年發生融資事件超過 4000 起,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人工智能融資事件發生地。
毫無疑問, 2017 年上半年的創投熱潮依然屬于人工智能。根據 36 氪研究院以及創投助手的數據,截止到 2017 年 5 月 31 日,中國人工智能類創業公司已超過 650 家,,產業規模較 2016 年同期增長達到51.2%,投融資事件超過 430 起,融資總額達 340 億人民幣,整體行業獲投率偏高。
作為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新商業媒體, 36 氪始終相信,技術與資本是助力商業進步的最有力武器,人工智能行業近年來的超速發展,首先取決于中國近 5 萬人工智能從業者的智慧與勤奮,同時也離不開投資機構及投資人對這一行業的鉆研與認同。
基于以上背景, 36 氪、 36 氪研究院及創投助手啟動“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機構 10 強”、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 10 大投資人”與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影響力投資人”三大榜單的評選。
在投資機構 10 強的評選中,我們從目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 709 家公司中,梳理了其中獲得融資的 349 家創業公司,向 74 家投資機構發出調研邀約,通過比對數據庫和調研數據,從投資項目數量、投資金額、項目參與度(領/跟投)、投資判斷力(項目估值/進入下一輪比例)等重要維度,找到對人工智能領域有著極高推動力的投資機構。
在兩大投資人的榜單評選中,我們通過機構推舉和公開報名的近百位投資人中,篩選出符合參加本次榜單評選的57人。評選中50%的比重參考來自公開網絡投票的方式進行計算,另外50%從投資人的項目數量、項目參與度(領/跟投)、股占比、董事會席位與賬面回報等重要維度進行計算評選。
我們希望能尋找到長期專注人工智能領域、對人工智能行業現狀和發展有深刻認知、對其中存在的機遇和風險有自己獨到方法論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他們

不是人工智能熱的跟風者,他們比追風者更早意識到人工智能的價值,同時也更深刻的相信人工智能對未來的顛覆和改變。
以下為榜單:
榜單順序:1-投資機;2-10大投資人;3-最具影響力投資人(如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