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道】7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作為構建端到端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一部分,英特爾希望將乘客的體驗人性化。為此,它在菲尼克斯附近的亞利桑那大學進行了一項針對10到11名參與者的小型研究,在這項新研究中,英特爾想出了如何減少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恐懼和厭惡。

參與者用一款應用程序把車召喚過來,然后在校園內沿著既定路線行駛,路線傍邊包孕英特爾設置的各種變亂,如人行道。
英特爾沒有讓乘客完全感受到是由汽車左右,而是實現了顯示器和音頻提醒,這樣就可以與汽車交流了。當車出現的時候,個性化的信息會出現在窗戶顯示屏上,也就是說乘客的名字會出現在顯示屏上,這樣乘客就不會把接其他乘客的自動駕駛汽車搞混淆了。

這種車輛在后排座位乘客屏幕上展示了到達的目的地和路線,這讓乘客安心,它不會把乘客綁架到城里的一些壞地方。當它遇到行人時,一個聲音警報就會解釋它為什么停止。

以后,在駕駛過程中,如果繞行迫使它偏離了本來的路線,乘客可以從視覺和聽覺上獲得對發生的事情的解釋。
英特爾從公眾中招募參與者,并記錄他們對汽車的反應。進行這項研究的工作人員將檢查這些記錄,以確定這款車是否給乘客帶來了積極的體驗。
對英特爾來說,一個積極的結果意味著參與者覺得他們可以信任這輛車。
英特爾物聯網體驗組的創意總監馬特·尤達娜(Matt Yurdana)說,,這種信任是由四種感覺組成的:安適、舒適、自信和“控制”。乘客在車里應該感到安適,他們應該有一種舒適的體驗,而不會被自動駕駛汽車誘發壓力;他們對汽車的行為應該有信心,同時也感覺本身掌控著這段經歷。
英特爾希望汽車能夠回應乘客的要求。它應該把乘客帶到他們想去的地方,無論這意味著要前往最初的目的地,還是要適應突然改變的計劃。
用于這項研究的汽車只通過屏幕和音頻警報與乘客進行溝通,但英特爾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總設計師杰克·韋斯特(Jack Weast)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雙向溝通。
他說,英特爾的自動駕駛汽車有可能對乘客的語音指令和手勢做出反應。
除了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典型組件,好比識別物體和尋找路徑,英特爾的研究表白,它的工程師也在考慮這些汽車將如何與乘客互動。
這可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區別。像Waymo、蘋果、NXP和Continental等公司,為汽車制造商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系統一樣,英特爾可能找到了使其系統感覺不像Skynet更像是R2-D2的關鍵。(小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