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歲就隨父母到弋陽,14歲再次到弋陽一帶挑貨郎擔,后來到南昌萬壽宮倒賣進口煙,前后十多年,江西就是我的第二故鄉。”2017年1月7日,在財智名家第133期論上,“雙童吸管”創始人樓仲平以這樣親切的方式開始了他的《隱形冠軍背后的匠人思維》的精彩分享。
人物名片:
樓仲平:全球飲用吸管行業第一品牌“雙童吸管”創始人;
他用22年時間,把1根只有8毫利潤的吸管,做到全球90%的市場份額,毛利100%、凈利22%,擁有全球2/3吸管專利。
“匠人”之心的三個維度:初心、恒心、平常心
初心:恪守正道,守正出奇
何謂初心?初心就是發心,就是你的出發點。對企業來講,初心就是價值觀。如果一個企業價值觀不好,這個企業一定干不久。我們在前十年、二十年的過程當中,企業就是歪打正著,照樣干大。但大家你一定要清楚,百年的基業不看這一、二十年。許多企業現在干大了,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因為他沒有根基,他浮在水上。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初心,“匠心”的本原就是八個字:恪守正道,守正出奇。
恒心:十年磨一劍
做企業的人,堅持用十年作為一個單位,所以你要看得很遠。如果你不用十年作為一個衡量單位來堅持,你很容易就會禁錮。
恒心當中,首先要控制自己。控制自己,才能控制企業,你連企業都控制不好,你能控制你的管理層嗎?你能控制你的產品嗎?你能控制你的顧客嗎?你能控制你的市場嗎?
做企業是很苦的,本質上是一種修行。我們就是每天關注事物本身,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從而二十多年一點一滴走出來。
平常心:學會放棄
我們當老板面對的誘惑太多,面對的機會太多。一個不小心,一腳踩下去就是一個陷阱,看似是機會,實則是禍害。所以企業不是餓死的,是撐死的。這兩年大家都看到,光利息就比企業的產出利潤高,這樣的企業大有意義嗎?沒有意義,寧愿小一點要掙錢,也不要做太大不掙錢。你是做企業的人,你要考慮的不是一輩子,而是傳承下去的幾代人,這個才是企業。
所以,我們要學會放棄,學會選擇,學會關注事物的本身。“雙童”本質上是一個不斷放棄,才逐漸成長的企業。
換位思考成就“匠人”團隊
員工有了“匠人”,這個企業才有“匠人”。你對員工的態度,就是員工對企業的態度。
許多人說現在員工很難管,什么話都不聽,不愿意貢獻。憑什么讓他貢獻,你奉獻了他嗎?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換位思考。企業當中一定先講舍,你利他人,他人才會利你,這個他人包含了你的員工。
“雙童”建立了一種“家文化”的生態環境。說白了要把員工當人看。管理,一定是需要洞察人性的需求。中國員工最大的背負是家庭、小孩、老人。你別以為這是社會問題,社會問題也就是企業的問題,你不解決掉,永遠是企業的包袱。
所以,我們專門建了兩千萬平方米的員工寢室,按照三星級酒店標準,鼓勵員工帶家人過來。員工不愿做的事情我們全做了,洗衣服、打掃衛生、燒飯,我們廠里專門成立物業房。以“小家”成“大家”,大家的人心。唯有所有員工用心做事,這個企業才會越來越好。大家都做不了的事情你去做才有價值,才會產生高收益。
有人說成本太高,什么是真正的成本概念?
2003年我們的水龍頭用的是科勒,一個水龍頭560元。許多人說成本高,真的高嗎?十二年來從來沒有壞過一個。如果幾十塊錢水龍頭,保證一年換兩個。
其次,你應該考慮的是怎么樣讓你的員工產出最大化。讓他關注事物的本身,把工作做好。你連員工都解決不好,顧客一定解決不好;顧客解決不好,市場解決不好,市場解決不好,渠道一定解決不好。
注重員工教育。教育是一種有效的管理,“雙童”不用空降兵,都是用自己培養的人,我們培養的人才模式很簡單:傳幫帶。作為老板,你一個個教育員工是沒有效果,要一批一批教育,就是分享、講課、授權。通過這樣的方式,從而讓你的工跟上你的思維。
用“匠人思維”理解五個本質
一、“商業”的本質:互利
商業是什么?商業是一種“互利”的交換活動。唯有利他了,他才能利你。他人不僅僅是人,指的是萬物,你對社會、對資源、對員工、對合作伙伴、對社會關系等等。
二、 “關系”的本質:簡單
中國的體制也越來越透明,中國的競爭越來越趨向于公平、公正、公開。那么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果你還僅用關系,那我覺得這個關系一定會害了你。
1、弱化血緣關系,強化規則關系
強關系在企業初創時期好,但是如果企業成熟了,還是親兄弟就有問題。這個時候就要基于規則進行管理。
2、弱化人情關系,強化契約關系
把什么都跟他講好、定好,唯有這樣,老板管理起來才會越來越輕松。我們要了解人情是改善自己,不要通過人情去推動你的管理,這個對大家非常重要。
3、弱化個人關系,強化團隊關系
你真正把自己看淡了,別人才會看重你,不要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我在“雙童”沒有自己的辦公室,沒有必要讓人覺得老板一天到晚在商量怎么樣坑員工,你企業的能力并不是你老板的能力,你的團隊一定要有能力。
4、弱化社交關系,強化社會關系
社會關系跟社交關系一字之差,本質千差萬別。社交是基于個人,社會是基于團隊,你跟政策之間的關系。唯有弱關系的企業,才能建立正常的人事關系。拋棄所謂的稱兄道弟,一定要堅持企業的透明、公開。
5、與政府之間的關系
你真正優秀,政府會看中你,會器重你。“雙童”為什么那么小成為標桿企業,就是因為我們努力用心去做,從而政府把我們當標桿。
三、 “競爭”的本質:差異化
所謂的競爭:一是要有差異化;二是不要以趨勢為敵。如果你沒有差異化,你談不上有競爭優勢。不與趨勢為敵,要從規模型慢慢轉變成價值。要從初級競爭的產品、設備、成本、價格,向品牌、渠道、信息、技術方面去轉變。
四、“創新”的本質:改變
創新的最大、最重要的一個要素是思維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思維的創新,是你最重要的創新。唯有思維創新,你接下來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才有可能。你現在最需要的不是互聯網、智能化、工業4.0、機器化,而是改變你舊有的思維。企業創新要以十年為單位,沒有十年為單位不可能。
“雙童”十年時間創新,產品由2.3%提高到42.4%。所以我們利潤高,為什么?一是小客戶,二是專注;三是僅僅把握這個行業的頂端
五、“大與小”的本質:寧可盈利不做大,不要做大不盈利
企業做大是有階段性的,到一定時候不可以繼續大,要善于做小,做減法。我自己堅持,寧可盈利不做大,不要做大不盈利。
企業競爭長期比的是“耐力”。從長遠來講,大家要關注兩點:初期比的是爆發力,規模很重要,快很重要,到一定的時候,就要停下來,就要看看哪個是弱化,哪個是減法,要善于做減法。“雙童”在2005年的時候只有3000多萬,2015年光吸管就是1.6億,還有貿易,加起來2個億。
“雙童”有一個十六字方針:“屢戰屢敗、屢敗屢退、屢退屢轉、屢轉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