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開外掛了?昨天凌晨2點起來偷菜,竟然發現我的菜被偷光了。”相信80、90后瞬間秒懂,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曾經的伴侶網,一款主打熟人的真實社交平臺,引起多少人的追捧,而其中的一個功能QQ農場,甚至不惜熬夜去偷菜。

當時做社交平臺的除了伴侶網之外,還有人人網、開心網。而又以人人網一家獨大。據2012年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eilson)發布的陳訴顯示,人人網的用戶粘度和用戶使用頻率上,都遠遠高于世界社交巨頭Fackbook。而騰訊的殺入,也徹底改變了人人網的命運。按照2012年的數據統計伴侶網月活躍用戶數就高達2.48億,此時的QQ空間僅為5.98億,人人網才為4000多萬。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社交平臺,竟會在短短的五六年之內推出歷史舞臺。
7月14日,騰訊旗下的伴侶網正式頒布頒發關閉,而官方給出的原因是由于業務的調整。早在幾年前,就有流傳伴侶圈退出的消息。那么一個擁有如此大用戶的社交平臺為何頻頻曝出退出的消息,是什么促使這一局面的發生。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誕生出微信、QQ等移動社交產品,伴侶網還停留在PC時代
自2011年1微信誕生之日起雖然還不可熟,但已經順應了移動互聯網這個時代的大潮流,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微信已公然成為移動社交時代最成功、最熱門的社交平臺,按照2017的數據顯示,微信的活躍用戶以將近高達9億之多,占據了中國總人數的70%。毫無疑問,微信成為了騰訊進軍移動互聯網的首張全票。而QQ作為一款早期PC端社交產品,自己就具有優勢,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上,都離不開QQ,因此也使得QQ能夠很快的調整了戰略,推出移動端的QQ和QQ空間,在移動端站穩了腳跟。
此時的伴侶網在干什么?什么都沒干,還停留在曾經PC時代的輝煌之中,或許是騰訊壓根沒有想去發展伴侶網、又或者是騰訊發展戰略上的失誤。但無論是哪一種,如今在想擠進移動社交這艘大船,恐怕已為時過晚了。
同質化產品太多,,在發展戰略上或許已經不需要了
我們不難發現,伴侶網的功能和QQ空間幾乎沒有素質上的區別,僅僅是換了一個軀殼,一個臉面罷了。而QQ作為騰訊最早期的產品,已擁有幾億用戶,用戶都已經熟悉和習慣了QQ空間,而如果此時冒出一款從功能上與QQ空間相同的產品,或許一開始抱著一種好奇的心里會去玩兒,但是一旦好奇心過后仍然會折回QQ空間。

而后殺入的微信,在恰當的時機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之后,迅速的崛起,微信依靠著騰訊“導入QQ關系鏈”,迅速成為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擁有將近9億的活躍用戶。而微信伴侶圈也成為了人們平常瀏覽、消遣的地方。
在前有PC端起家的QQ,后又移動端微信的雙重沖擊之下,作為中間的伴侶網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從發展的戰略上說,伴侶網的存在對于騰訊來說已經是多余的了。
沒有一個能黏住用戶的特色功能
從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從一開始的新浪、搜狐、網易三家門戶網站為主導中國互聯網的時代,到BAT時代,能夠保留下來的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都有一款能夠黏住用戶的特色產品或功能,新浪、搜狐、網易用戶能在上面獲取最新的新聞、資訊,百度有搜索,騰訊有社交QQ、微信,阿里有淘寶、天貓。而在這些同時期的人人網、開心網、除了是一個社交平臺之外,并沒有一款能夠黏住用戶的功能。因此現在開始淡出用戶的視線。
在互聯網時代,每一款產品或一個平臺的誕生,都有著它本身的意義,而在經過一段的時間的發展和洗禮之后,不才一個產品出來或平臺誕生之時,如果發現你沒有本身的特色、或沒有能被新的產品或平臺無法取代的東西。那么就肯定會被市場和本錢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