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情包至少是個十億級的大生意。
時尚圈有句話:“不要跟我說話,我想說的都穿在身上了。”
如果時裝是線下社交的表達,那么線上社交的情緒傳遞,心情包emoji飾演著潤滑劑,將熟人關系更深入,將陌生人快速拉近的作用。
1881 年,第一個心情符號誕生,據說當時使用了莫爾斯電碼。然后是熟悉的,用冒號與右括號組成的笑臉心情,這個心情延伸非常多,后來有部分品牌、商品、甚至電視節目,都使用過這個尺度的笑臉符號。2010 年 emoji 誕生,至今已成為使用范圍最廣的心情。
普及完心情包發展史,今天一起來談談“大生意”。
一起和北辰看幾組數據:
1) 2017 年的 5 月 23 日,陌陌(Nasdaq: MOMO)發布 2017 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在直播業務帶動下營收和利潤再創新高外,包羅會員、心情、虛擬禮物的增值業務收入也取得同比增長54%的成績,,達到 2290 萬美元。這表白除了直播現金奶牛之外,陌陌社交基礎業務也獲得高速發展,用戶社交行為活躍且有較高付費能力。
雖然陌陌將心情營收放入財報其他選項,并未披露具體數字,但心情包業務在陌陌營收中連結著較高增速。
2)談及心情包業務,不能不談依靠心情包業務上市的高科技公司Line,Line的模式像 2 年前流行的O2O模式,在線上積累大量的心情鐵粉,通過線下開店的模式,將真愛粉流量變現。(可以腦補去上海東方明珠塔對門的迪士尼玩具店購買米老鼠的經歷)
2016 年 7 月,這家靠周邊產品知名的公司要在紐約和東京上市,別離發行 2200 萬股和 1300 萬股。由于市場需求旺盛,LINE的招股價最終定到了 3300 日元(約32. 27 美元)。也就是說,布朗熊的“東家”上市市值將達 6930 億日元(約65. 73 億美元),頓時成了IPO寒冬期的 2016 年,全球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IPO之一。
仔細不雅觀察招股書,你會發現,在LINE的營收中,周邊產品確實是增長迅速的一塊: 2013 年,公司通過官方商品、人物授權及電商辦事收入6. 64 億日元(約 630 萬美元);到 2015 年,該部分營收已經達到了59. 85 億日元(約 5700 萬美元)。
準確說,LINE的支柱是“心情貼紙”(LINE Sticker)。 2011 年 10 月,也就是上線四個月之后,LINE推出了第一款貼紙:光頭男穆恩(Moon)。在受到市場火熱追捧之后,布朗熊、可妮兔、小雞薩利、金發男詹姆斯等卡通形象陸續加入到LINE friends中。
這可以看成是如今各種社交應用中自定義心情包的始祖。只不過在別人家,增加可愛貼圖心情的目的是增加用戶黏度。而LINE把他們釀成了賺錢的工具。最初,LINE的貼紙以免費的方式出現,從 2012 年四月開始,公司就推出付費貼紙業務。用戶可以花費100- 200 日元(約0.95-1. 89 美元)購買一套包羅16- 24 個心情的貼紙,在和伴侶聊天的過程中使用。
招股書顯示,截至本年 3 月份,LINE的月活躍用戶達到2. 18 億,平均每天都會發送接近3. 9 億的貼圖心情。LINE去年光貼圖心情的銷售就達到了 287 億日元(約2. 72 億美元),占比23.9%,是 2015 年總收入的1/4。
漸進的過程
國內剛開始流行心情時,都是用免費的方式去傳播的。大家可以在論壇上頒發本身做的心情,或分享別人畫的心情,亦或直接生存心情在其他渠道使用,沒有要為心情付 費的概念。后來大家開始使用 QQ 時,都可以用本身的心情,而且 QQ 提供的心情也都是免費的。同期,許多心情作者出現在公眾面前,例如早期的炮炮兵、兔斯基等。

當然,付費意識也是需要慢慢培養的,就像大家早期也不會花重金去買藝術品,只買復印版本或高仿版本,但是漸漸地,大家也會為本身喜歡的作品去買單。心情也一樣 。雖然心情不是實物,但也是由設計師設計、創作出來的產物,是一件****的虛擬藝術品。
心情包在國內的發展,演進經歷了由免費到付費的過程。消費習慣正在養成,人們越來越愿意為內容付費,為創意付費,為好玩付費。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普及為這類型的生意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國內廠商的跟進
對于國內,心情包上下游的廠商而言。雖然對于心情包的商業模式沒有看的太懂。但至少走出去,干出來。滿足消費者的偏好總是不會犯錯。 7 月 14 日,搜狗輸入法發布了iOS最新版本4.6.0,這一次的版本更新除了對原有功能進行了升級優化之外,還增添了emoji制造機、Big Bang和文本替換等新功能,將產品易用性和用戶體驗都不止提升了一個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