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時,微博網友“養樂多男孩洸洸”說,想在喜茶對面開一家奶茶店“喪茶”,賣的是“一事無成奶綠”“依舊單身綠茶”和“沒錢整容奶昔”,杯子上寫,“喝完請勿在店內自殺”。 4 月底,這家店真的在上海出現了,只開 4 天,店門口隊排了將近 100 米,排上兩個小時都不必然能買到。
比來在美國,Fidget Spinner(指尖陀螺)突然走紅。這個動動手指就能瘋狂轉動的小玩具,據說減壓能力超群,吸引了全美注意力。一位狂熱的六歲粉絲甚至在本身的腦袋上剔出了一個指尖陀螺。

現在的年輕人啊,太難懂,一會兒放飛自我,一會兒癱倒在床??墒菍τ诠韫韧顿Y人郭威來說,投中千禧一代、甚至 00 后出生的Gen
Z的心頭好竟然有些理所當然——他投資的項目里,有讓 00 后為之癡狂的陌生人社交Monkey、 95 后最愛的匿名社交Afterschool、被年輕人追捧的零食公司Ohmygreen、北美最大的網紅孵化器Team
10 以及比來剛拿到數千萬美金融資的VR電競直播Silver TV。帶著好奇的表情,記者和他聊了聊他的投資邏輯以及他對年輕一代消費者的理解。
解密年輕一代:不再信任大品牌,注意力在移動端
對于年輕人來說,品牌正在失去它們的吸引力。
Pew Research
Center的陳訴顯示, 80 后到 00 后的年輕人,有著越來越不迷信品牌的趨勢。他們厭倦標簽(是的,就連“千禧一代”這個說法他們也不喜歡),對于個性化更加在意,而“品牌”通過投放廣告與營銷活動給本身打上的“高端”、“時尚”等印記,很難獲取和過去類似的效果。
許多創業公司就因此在細分領域有了更多機會。好比郭威此前投資的NativeCos,主打有機、健康的香氛這個細分市場,做到了數千萬美金的年銷售額。
雖然不迷信品牌,但這些年輕人們在作出購買決策時有其他在乎的東西——GFK的年度未來消費者陳訴里提到,46%的Gen Z在線下購物前都會在網上搜索其他消費者的評價或閱讀在線測評。
“更重要的是,他們雖然年紀尚小,但在較好的經濟環境與開放的網絡時代成長起來,已經開始主動地研究、接觸成年人的世界?!惫f道,在IBM的商業價值陳訴里,有70%的 00 后受訪者體現本身會影響家庭的購買決策。
除此之外,想要吸引這些年輕人的注意力,過去的措施可能沒那么好用了。曾經占據大部分家庭共同娛樂時間的電視,,在Gen Z的生活里,平均每周不雅觀看時長不到 14 小時。他們最常用的設備,是智能手機。并且這些年輕人比以前的任何一代,都要熱衷于用各種方式開脫廣告……

Vision Critical的陳訴顯示千禧一代和Gen Z都在很努力開脫廣告
另辟蹊徑,網紅聯結年輕一代
郭威正是因為這個趨勢,開始關注北美最大的網紅孵化器Team 10——終究,年輕人還是有他們本身的偶像的。而平民化、娛樂化的網紅,往往比體育、娛樂明星們對他們的影響力更大。

從這個平臺走出的許多網紅,都被驗證有著跨平臺的內容生產能力。好比在曾經火熱的 6 秒視頻app
Vine頒布頒發關停后,Vine上的搞笑視頻達人Jake
Paul轉戰YouTube,也在短時間內就重新聚集了 500 萬粉絲,最新單個視頻最高播放量達到了 5000 萬。Cameron
Dallas在全網則有超過 4000 萬的粉絲。郭威是Team10 最早的投資人之一,而他投資的原因就是看好這些網紅與年輕一代消費者之間的緊密聯系。
“并且通過和這些美國網紅交流,還能夠比較輕松地發現年輕一代都在用什么,他們的不雅觀眾與Gen Z里的消費者高度重合?!惫f道。只要在這些網紅的粉絲里走紅的產品,幾乎也都是時下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這些網絡使用程度更高的粉絲的嗅覺也往往頗為超前。

Jake Paul在YouTube上的視頻最高點擊數超過 5000 萬
他此后投資的高中生社交app After School,就是在他與一個網紅交流時對方提到的,“Hey
Wei,比來很多粉絲在評論里提到這個app,你要不要去看看?”郭威敏銳地感覺到這個app未來的潛力,在研究清楚玩法后,成為了它的第一個投資人。這個app給在校高中生提供一個匿名社區,既有熟人社交的意味,又少了長輩們的掣肘。如今的After
School已經是全美最大的高中生社交網絡,覆蓋全美 200 個高中。
00 后:我們和 90 后紛歧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