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7 月 14 日、 15 日,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頒發重要講話。講話明確了未來金融工作的三項任務,即辦事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
公開資料顯示,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于 1997 年,其后每五年召開一次。會議一般會對國內下一步重大金融改革問題定下基調,并推出金融改革及相應的機構改革等重d施。
金融安適成為本次會議的核心議題之一。粗略統計,在新聞聯播關于此事為時 12 分鐘的播報中,“風險”一詞出現的頻率高達 29 次,“監管”出現 22 次,“穩”字出現 14 次,“安適”出現 6 次,幾乎到了言必稱安適的程度。
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以及機構改革也無不緊緊圍繞金融安適問題。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并提出包孕防范金融風險在內的三項工作任務。會議還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不變發展委員會。強化人民銀行宏不雅觀審慎辦理和系統性風險防范職責,落實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職責,并強化監管問責。
事實上,這并非中央層面首次就金融安適問題予以如此的重視。早在本年 4 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曾圍繞維護國家金融安適議題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強調,金融安適從戰略上、根本上關系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并要切實把維護金融安適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實實把金融工作做好。
本年 3 月份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陳訴。陳訴也提及,當前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有鑒于此,,陳訴把“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列為 2017 年政府的重點工作任務。
金融辦事實體經濟是此次金融工作會議的另一重要議題。在新聞聯播的播報中,“實體”也是一個高頻詞,前后出現了 12 次。辦事實體經濟既是金融工作的三項任務之一,也是做好金融工作需要駕馭的四大重要原則之一。習近平還在講話中強調,為實體經濟辦事是金融的本分,是金融的宗旨,同時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
作為辦事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標的目的,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辦事,推進金融精準扶貧,鼓勵發展綠色金融”。
而作為普惠金融的代表,互聯網金融為金融的普惠發展帶來了根本改不雅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就曾盛贊互聯網金融的普惠價值,認為互聯網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擴大金融辦事輻射半徑方面優勢明顯,解決了此前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的辦事不均衡、成本高、效率低、商業可持續性不足等系列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話題不停的互聯網金融也在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被議及。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要“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非此一端,本年 4 月份,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會議上,提出 6 項維護金融安適的任務,其中亦有,“重點針對金融市場和互聯網金融開展全面摸排和查處”。李克強在本年政府工作陳訴中,亦要求高度警惕互聯網金融等累積的風險。
如何評價習近平的講話?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又將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知名互金平臺紫馬財行CEO唐學慶稱,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以金融安適作為重要議題,并明確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側面反映了國內互金行業所存在問題的嚴重性。互金行業確實一度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不過隨著行業法規的漸次落地,加上國務院于去年啟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目前整個行業正走上良性、健康的發展之路。

唐學慶還認為,隨著風險的逐步排除,互聯網金融的普惠價值將更加顯現。作為一家優質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紫馬財行在堅持合規發展的同時,始終秉持普惠金融的發展理念,上線以來,為數以千計的中小微企業撮合了借貸辦事,同時還將辦事延伸至“三農”和偏遠地區。 2016 年 6 月,紫馬財行便與地處陜北的洛川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延安果品營銷協會簽訂了合作協議,有力的鞭策了本地農業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果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