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參與網絡借貸的人數日益上升,但是,有的投資者對于產品仍然是半知半解,尤其是對于投本錢身的理解。
錢媽媽總結了初學者的疑惑,并將投資經驗分享于網絡!

投資意識需要自我覺醒
不得不承認,最初的理財意識是從記賬開始的,當我們在記錄本身的賬本時,會在不經意間觸及到本身的財務數據,對數字變得敏感。
久而久之,我們開始計算生活開支,并試圖辦理財務狀況,理財意識由此開始漸漸覺醒。
當然,也不排除有被動型的理財投資者,在家人或者伴侶的敦促下逐步覺悟,不管怎么說,當一個人開始擁有投資理財意識,就會關心多方面的信息,以便找到合適本身的財富辦理方式。
無論投資多少都應有安適意識
有的初學者一直認為,本身的資金太少,沒有這個須要進行理財投資,還是把錢存起來比較省心。
事實上,許多的投資者在剛開始通過網絡接觸到相關的軟件,并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亦步亦趨成熟起來。
值得我們關心的是,哪怕是 1 千元資金參與網貸體驗,也同樣要注意本金的安適問題。
好比,在選擇平臺的時候,要先看一下平臺整體的辦事,網站、APP描述的是不是清晰、產品設計的是不是規范等。
同時,要關心平臺的風險控制辦法,特別是在個人借款、中小企業資金周轉需求等方面,應該搞清楚平臺有沒有在源頭上審核信息、科學篩選;是否有相應的抵押物,是否已作出市場估值并有完整的法律協議。
此外,隨著監管的深入,投資者還要注意平臺有沒有落實相應的銀行存管事項,讓資金有效的隔離。
對于 1 萬元理財的合理分析
當前,網貸理財的產品都有相應的投資期限,好比有 7 天的體驗標、有 30 天、 40 天、 60 天、 90 天、 180 天等項目。
如果是一萬元錢,假設投資11%收益的項目,一年收益則是 1 千 1 百元,就事論事,,這樣的收益對于固定類型產品來說蠻好。
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辦事雖然存在于網絡空間中,但投資場景以及相關的產品卻由真實的世界構建而成。
網絡借貸平臺錢媽媽()隸屬于成雨投資,成雨歷經 10 多年發展已成為金融辦事、多元化投資的業務集團。錢媽媽平臺上線以來,重視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在資金存管、信息披露、產品辦事、投融資雙方適當性辦理等方面不停提升完善,為用戶創造出便利優質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