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彩電企業來說,大部分對三星索尼避之不及,能主動找三星索尼對抗已經很難,如果再能取得銷量和銷額方面的領先,那更是遙不成及了。
所以一直以來,在很多企業乃至消費者心目中,都認為中國品牌沖擊三星索尼是假命題。然而,剛剛交出半年成績單的海信,則用行動證明了中國彩電品牌沖擊索尼三星甚至領先它們是真命題。

直擊三星索尼腹地
國內攻克大尺寸量額第一
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 2017 年1- 6 月份,無論是激光電視,還是ULED電視以及大尺寸的市場份額占比,海信電視產品線全面開花,表示搶眼。
具體來看,作為未來顯示技術的拳頭產品,海信激光電視零售量占 80 英寸及以上市場的比例達到36.53%,同比暴增365.31%;零售額占比達到40.92%,同比暴增346.67%。量、額占 85 英寸及以上市場份額更是高達57.50%和54.78%。當OLED和量子點電視還在爭執誰是未來技術顯示技術主流的時候,海信激光電視已經是大屏市場量和額占比的第一,證明了消費者接受的顯示技術才更有未來。
作為液晶技術的重要產品,海信ULED電視也取得了逆勢增長的業績,1- 6 月,海信ULED電視銷量突破 16 萬臺,銷售額突破 13 億元,量同比增長150.65%,額同比增長112.16%。而對比奧維云網的統計,上半年國內彩電零售量規模同比下降7.3%,凈利潤率已不足1%。

大尺寸ULED表示同樣突出
在這些品類電視的優異表示下,海信繼續鞏固了高端大屏市場龍頭的地位。數據同時顯示, 55 英寸及以上尺寸市場, 6 月海信電視零售量的份額達到17.90%,零售額的份額達到17.85%;而1- 6 月,零售量的份額高達18.28%,零售額的份額達到18.30%。單個企業比例接近20%,長期攻克大尺寸市場量額第一,這在品牌眾多的彩電市場,可謂一枝獨秀。
迫使三星下調預期
不但在國內市場有如此表示,并且在海外市場方面,海信高端大屏策略也貫徹得相當好。與其他國內品牌如TCL、創維出口主打中小尺寸差別,海信 50 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電視的出貨比例超過了25%,而正是海信主導的高端大屏策略,讓三星和索尼也感受到了來自中國品牌的壓力。
就在前幾天,三星作出了下修近10%年度出貨量預期的舉措,這在三星電視十幾年“兵馬生涯”中也是頭一次。為了應對競品的壓力和改變銷售不景氣的現狀,三星產品策略也將向中高階大尺寸方面調整。

三星下調預期,太少見
而這也是步海信后塵,因為在去年年初及本年 4 月璀璨系列新品發布的時候,海信電器副總經理胡劍涌就多次強調,面對市場的新變革,海信電器將繼續聚焦高端大屏電視產品對沖市場風險,同時通過繼續贊助重大體育賽事提升海外知名度,拓展海外銷售。
正是從去年年初就堅持高端大屏策略,讓海信在海外大尺寸市場收獲很多。IHS數據顯示,在本年第一季度全球電視出貨量增長率為-4.7%,降幅擴大的基礎上,海信卻繼續發揮大屏優勢,平均單價及尺寸雙雙提升,平均尺寸達到46.9,位列全球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大屏領導者。
世界杯取代索尼廣告做到它老家
在給三星帶來壓力的同時,在品牌影響力方面,海信對索尼的施壓也未停歇。
2017 年 4 月 6 日,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與國際足聯秘書長法蒂瑪·薩穆拉牽手,海信集團成為了 2018 年FIFA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這是世界杯近百年來首次出現中國消費電子品牌成為贊助商,而之前FIFA消費電子品牌贊助商是索尼,后者曾是國際足聯 6 個頂級贊助商之一,后因長期虧損不得不削減這項耗子數億美元的贊助。
而繼取代索尼成為世界杯消費電子類官方贊助商后,海信更是把世界杯廣告做到了索尼老家——日本,對索尼品牌形象形成直接壓力。

日本神保町驚現海信世界杯廣告
在先前不少消費者印象中,中國品牌都是靠低價靠規模博得市場,但是海信此次出海明顯紛歧樣。IHS的數據同時顯示,海信電視產品的均價達到 431 美元,僅次于索尼和三星,這都是產品高端化、品牌化的表示。而在 4 月 20 日,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再次強調,海信將持續為全球用戶提供高畫質、高顏值、高體驗的產品,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實現全球璀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