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全球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隨之帶來的是國際分工的深化與在生產環節方面更深層次的細分。經濟全球化將世界整合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大市場,帶動勞動力、資本、信息等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重組,以找到最佳配置場所,相互競爭、融合與依賴。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生產可以分為不同的步驟分別進行,進而也就產生了分工的可能。分工是產生貿易的根本原因。由于技術、資源等差別,不同國家在每一部分的分工上具有不同的比較優勢,國際經濟一體化允許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最優貿易伙伴,進行資源重組優化,進而也就產生了服務外包這一產業。服務外包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可謂顯著。
首先,對于服務發包方來講,服務外包可以使其從非核心業務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加專注核心業務,從而有助于改善產品的整體質量。此外服務外包還可以幫助發包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后備管理時間。有研究顯示外包協議使企事業單位節省9%的成本,而能力與質量則上升了15%。利用由外包解放的財務資本,企業進而可將其運用于更大利潤的活動。
其次,對于服務外包接收方來講,可以通過接受外包業務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核心競爭力,阻止潛在競爭者進入自身的利益領域,增強戰略優勢。一些小公司和剛起步的公司可因此而獲得全球性的飛速增長。一方面,有效的外包行為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在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把那些非核心的部門或業務外包給相應的專業公司,這樣能大量節省成本,有利于高效管理。接受外包服務,還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此外,還可以增加外匯收入,調節國際收支平衡,有助于國內經濟發展。
總之,國際服務外包可以使外包業務的發包方能夠利用世界資源降低成本,接受方可以增加收入,提升競爭力。在國際市場的大環境下,服務業外包便趁著新一輪的國際經濟一體化乘勢而起,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最佳推動器。(鄭雄偉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亞太總裁與省市長國際合作大會兼全球外包大會執行主席、著名國際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