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機端安適駕駛提醒界面)
7月26日消息,滴滴出行今日正式對外公布了“安適駕駛”系統,該系統被稱為“滴滴護航”,是滴滴平臺自主研發的安適產品。綜合分析手機傳感器、陀螺儀、GPS等信息,“滴滴護航”從疲勞駕駛、超速、急加速、急轉彎、急剎車、分心駕駛等六大維度檢測司機的駕駛行為,提高司機個人與平臺的安適保障水平。
目前,該系統已在滴滴代駕司機端上線,檢測維度正逐步開放,不久后將在專快車等業務司機端推廣,并計劃和司機的綜合評分掛鉤。“滴滴護航”的上線,意味著滴滴出行安適體系進一步升級,滴滴也成為國內首家將手機檢測駕駛行為系統應用到實踐中的網約車平臺。
六大維度優化司機駕駛行為
基于海量駕駛數據,滴滴利用移動互利網技術與機器學習算法,研發出了駕駛行為感控系統“滴滴護航”。
該系統所提供的駕駛行為感控SDK(軟件開發工具包),集成進司機端后,在訂單進行時按照手機傳感器、陀螺儀、GPS等提供的信息,從疲勞駕駛、超速、急加速、急轉彎、急剎車、分心駕駛等六大維度檢測司機的駕駛行為。
“滴滴護航”共經歷了近一年的測試和研發。通過與OBD(車載診斷系統)對比數據后看到,該系統的準確率已超過90%。目前,該技術已經提交了國際專利申請。
據悉,,該系統的每個維度尺度都通過嚴格的參數進行認定。以“超速”為例,即一按時間范圍內,檢測司機開車超過當前路段限速20%及其以上的嚴重超速行為。“分心駕駛”則會檢測司機邊開車邊打電話的行為,基礎參數為“行駛狀態下,速度大于18km/h且處于通話狀態”。按照一按時間段內的數據收集、分析、反饋,平臺也會實時做相應的優化和升級。
目前,該系統已在滴滴代駕司機端上線,六大維度逐步開放,凡是行程中出現過危險駕駛行為的司機,都會在行程結束后收到“安適駕駛提醒”。該提醒會詳細指出司機危險駕駛行為的種類、位置、時間等信息,督促司機改變駕駛習慣。
接下來,滴滴將把“滴滴護航”與司機綜合評分結合起來,同時形成司機駕駛習慣的畫像,對其駕駛陋習針對性糾正。駕駛習慣好的司機將享受更多權益;駕駛習慣有待改進的司機,將進入“百川”司機精準培訓體系重新學習。
運用大數據前沿技術升級安適生態
“安適”是滴滴全平臺的首要目標。近些年來,滴滴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前沿技術的深度應用,在提升用戶安適體驗方面不停做著努力。通過對司機安適畫像,對風險訂單硬性排除,對司機精準培訓管控,安適教育全量觸達等方式,滴滴安適辦理效率遠高于傳統出行企業。
據統計,2016年全年,滴滴出行運營里程接近傳統出租車行業的五分之一,但交通變亂死亡人數僅為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十分之一。滴滴每百萬單交通變亂死亡率和每億公里交通變亂死亡率別離為0.021、0.28,與傳統出租車行業的0.037和0.47比擬,大幅降低了40%。
如今,“滴滴護航”的上線意味著用戶安適體驗的進一步升級。平臺對于司機駕駛行為的檢測,將督促其提升安適意識并優化駕駛行為。滴滴司機的綜合評分也將從乘客主不雅觀評分和系統模型的判斷,升級到駕駛行為感控的評估。多維度反應司機辦事水準,不但優化了的司機安適駕駛行為,也將給乘客全方位的安適保障。
業內人士體現,作為移動出行行業的領先企業,“滴滴護航”在提升安適保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有助于鞭策整個行業安適生態的建設。隨著越來越多安適功能的完善,整個移動出行行業也將邁入一個更有序的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