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來百度發布了Q2 季度財報,其凈利潤44. 15 億人民幣(約合6. 51 億美元),同比增長82.9%,移動營收占比72%,高于去年同期的62%。而這些數據也讓本錢更為看好百度的潛力,也讓其在開盤后大漲 7 個點。
本次財報除了強調人工智能之外,本次還重點談到了內容分發,目前百度信息流日均活躍數已經達到1億規模,成為繼手機百度等產品之后,百度的又一個日活過億的重磅產品。今日頭條達到這一數據用了整整5年時間,而百度信息流用時僅為一年,這也是百度收入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
內容分發市場已成各家爭奪的重點,除了百度,騰訊、阿里以及各大新聞客戶端們,均在信息流領域發力,并展示出了不小的實力,而在各家的合力之下,今日頭條原本的市場份額也在受到一路的擠壓,此次百度信息流過億的日活,則是一個標識表記標幟性信號,而借此我們可以再來看一下究竟什么才是頭條的威脅。
渠道分發的威脅
內容分發市場目前雖然仍然處于混戰階段,,但無論如何打下去,可以預判的是,這個行業的最終都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是依然連結數家共同分食的局面。
原因在于信息流素質上并不是一個擁有很強壁壘的商業模式,但凡擁有渠道優勢的產品,就可以輕易加入信息流模式,實現更多的額外的商業價值,只要渠道在,信息流市場就在。
而總體來看主要有這幾大對手。
1)工具類產品渠道,目前大量擁有千萬級別、過億級另外工具類產品都已經加入信息流產品,構建自身矩陣聯盟。
以百度為例,其為旗下月活過億的百度地圖、百度網盤等明星產品接入了信息流,此外其還與WIFI萬能鑰匙、墨跡天氣等國內頂工具類產品達成合作,實現信息流內容內容分發,構建起了強大的信息流分發體系。
2)手機綁縛渠道,另一個分食信息流市場的則是手機渠道,《按照QM的《移動互聯網 2017 年Q2 夏季陳訴》顯示,一點資訊的月活數據超過了今日頭條,達到 18093 萬的月活,超過頭條的 17826 萬,統計中包羅了一點資訊合作方小米與oppo的相關數據。
這也說明擁有海量出貨能力的手機廠商,也有能力在信息流分發市場上能夠占據一席之地。
3)搜索渠道,百度信息流的增長,也是一支重要力量,但這又與其他渠道差別,百度還天然握有用戶的搜索數據,當其他渠道類產品需要摸索前進時,百度可以在搜索數據的基礎之上一步到位的為用戶保舉其感興趣的內容,完成迭代。
而此次百度信息流日活躍數能夠破億,也正式得益于搜索數據優勢,而百度階段性的成功,也引發了另一個搜索巨頭的模仿,谷歌也與近期在其APP中加入了信息流保舉,效仿百度。
內容平臺的威脅
頭條目前正在不停孵化各種垂類,如火山直播、西瓜視頻、悟空問答等等,這一方面是頭條對于流量的精細化運營,而另一方面則是整個內容產業,迎來了本身的黃金時代,而頭條也要進入這些市場分一杯羹。
因此,值得關注的是那些原來在各個垂類內容領域擁有壁壘優勢的對手。
在直播領域,微博和陌陌已是最大贏家,其地位無可撼動,短視頻領域,頭條雖然進擊兇猛但是卻面對著真實的版權問題,此前還遭遇到騰訊與搜狐的版權訴訟,而在其大力進軍的問答領域,其主要流量依然來自于頭條APP,而用戶對于其獨立產品尚無太大品牌感知,難以獨立,而對面的知乎則早已進入知識付費階段。
因此,垂類內容平臺由于有先發優勢,并在垂類領域深耕多年,因此在內容時代,其價值也正在越來越大,對手無法輕易超越。
因此,目前BAT也已都已經進入到內容生態階段,各自都擁有好幾個階段的內容池,并將海量的內容分發到各個產品線中,如阿里會分發到UC瀏覽器、高德地圖、支付寶天天有料等等,而騰訊則會分發到騰訊新聞、QQ看點、天天快報、微信看一看等等諸多產品中,而百度自己就是做搜索起家,因此在分發上更為注重。
以百度為例,旗下擁有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百度貼吧等諸多內容產品,但與頭條差別的是,十幾年的深耕,百度旗下的這些產品也早已有了本身的品牌,并受到用戶的認可。
在內容生態時代,用戶需要在差別場景下獲取差別的內容,百度旗下這些積累數年的產品線對于整個百度的內容生態來說,其既可以為整個百度內容生態提供內容池,同時又可以自成一體,本身完成內容的生產到分發全過程,而其價值在內容時代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大,這也正是今日頭條所巴望的。
內容同質化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