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騰訊科技 孫宏超
5 年前,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調侃還處于創業期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它們還是小孩子,和我們不在一個重量級。” 5 年已過,曾經的“小孩子”至少在“重量級”(市值)上已對蘇寧進行了超越,張近東也不再調侃劉強東是“小孩子”,而是把他當做一個值得一戰的對手。
在近日發作的京東“平臺合作快遞調整”事件中,因為天天快遞被終止合作,蘇寧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先后下場指責京東方面“作惡”、“犯眾怒”。無論是主動停止合作的京東物流,還是迅速為天天快遞站臺的蘇寧,看重的都是迅速發展的物流背后的經濟利益和龐大的用戶數據。
目前國內的物流行業仍處于一個非規模化、相對低端的競爭領域,更要引起中國物流人注意的數字是,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 2013 年至 2015 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別離為18%、16.6%、16%, 2016 年已降至15%以內。
和歐美等發達國家比擬,這個數字還有5%擺布的差距,而這才是物流行業最后努力的標的目的。
2017 年,本被認為是大本錢涌入后物流行業的洗牌年,但這個行業卻連續發作了兩次此前從未有過的大型遭遇戰。
7 月 19 日,京東頒布頒發,為了確保用戶和商家在使用物流辦事傍邊的體驗,京東將從 7 月 25 日起,暫停天天快遞辦事。而天天快遞母公司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則在微博上發文體現,“即使你京東看蘇寧 100 個不順眼,就是不想讓天天快遞通過京東的平臺接活,你至少要做的標致點,威逼利誘平臺商戶,讓這些商戶本身決定是否終止與天天快遞的合作。”
很快,京東物流發言人以公開信的形式回應,信中稱京東暫停與天天快遞的合作,根源在于“從國家郵政局公布的 2016 年快遞滿意度排行榜來看:天天在十大快遞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二,在京東平臺所有合作的第三方快遞企業中排名最低”。同時引用媒體的報道稱,“被蘇寧收購后天天的加盟網點也是“炙手可熱”,但至今并未派送過蘇寧的訂單。”
隨后,孫為民再度發文稱,“京東直接黑蘇寧就好了,況且你黑蘇寧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次兩次。”京東物流則在微博上再次發文《京東物流三問蘇寧:不提升辦事就是自絕于用戶》,緊盯住天天快遞的辦事質量和“為什么蘇寧連本身的商品都不消天天快遞來配送,是訂單量太小還是不太安心?”問題不放。
京東和蘇寧的口水仗絕非孤例,就在上個月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和被稱為中國快遞行業辦事質量最高的順豐也曾貼身過招,當然阿里巴巴的代表是其旗下的物流相關企業菜鳥網絡。
和蘇寧與京東一向反面差別,菜鳥網絡和順豐最初關系還算不錯。
2013 年 5 月 28 日,馬云(微博)組建菜鳥網絡,國內數得上名字的快遞巨頭如四通一達、順豐等紛紛響應,成為菜鳥網絡的小股東。此時雙方是一副相見恨晚的表示,馬云在出任菜鳥網絡董事長的演講中對四通一達與順豐等快遞為中國物流做出的貢獻,體現了極大的必定,同時也提到了最關乎快遞公司利益的一點:我們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遠不會做快遞的。
諾言最終被巧妙的打破并賦予完全差別的說法: 2015 年 5 月 14 日,阿里巴巴集團頒布頒發已聯手云鋒基金,戰略投資物流快遞企業圓通速遞,未被證實的消息稱此次投資合作金額或超 100 億元人民幣,占到圓通的20%股份。
在隨后的一次采訪中,菜鳥方面堅稱此次投資不能視為阿里自建物流,圓通和其他物流公司將被菜鳥一視同仁。
幾天后,順豐做出了回應:菜鳥網絡成立兩周年紀念日,在菜鳥董事長童文紅舉辦的菜鳥合作伙伴大會上,順豐方面嘉賓稱其工作繁忙無法參加。事實上,在順豐阿里合作不久后,裂痕就已經種下。此前,順豐還主動中止了部分與淘寶商戶的合作,不再遞送價格超低的物流件,轉向與其他新興電商平臺合作。
目前,國內的快遞江湖基天職為三個派系,以菜鳥為代表的阿里派系,重要成員為阿里巴巴旗下的零售平臺、菜鳥、蘇寧、圓通、天天快遞;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自建物流派系;以及以順豐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派系。
風雨欲來,順豐vs菜鳥、京東vs蘇寧&天天快遞,這是戰爭的開始,何時結束,卻還遠遠沒有來到。
物流:電商曾經的阿克琉斯之踵
在電商行業的初期,物流行業發展的落后給其帶來了巨大影響。 2009 年春節前夕,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甚至公開呼吁網友不要上京東商城購物,因為此時的京東商城已經無力應對爆倉問題,高管們甚至輪流去倉庫協助揀貨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