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倡導與傳統物流轉型升級的需要,新能源物流車走向上風口,市場前景廣闊。
8 月 21 日,“傳化-吉利戰略合作暨傳化慧聯-吉利商用車合資公司成立簽約儀式”在杭州舉行。現場,傳化與吉利對外頒布頒發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將依托各自產業及市場資源優勢,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開展長期合作,布局和打開綠色物流千億市場。與此同時,兩家大型企業旗下子公司傳化慧聯和吉利商用車正式頒布頒發成立合資公司,開展布局新能源運營領域。

據了解,傳化旗下專注綠色物流的傳化慧聯公司將以定制新能源物流車為核心,以新能源車最好的應用場景——城配物流為切入口,創新新能源運維方式,開展車輛租售、充電運維、智慧車聯網等業務,破解運營難題。行業人士遍及認為,借助整車企業的產品優勢,依托傳化網系統資源和市場品牌優勢,傳化的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勢必將走上快車道。

新能源物流車迎放量元年
傳化早布局正發力
近年來,國家政策方面展示出對新能源物流車的扶持態度, 2017 年以來,工信部累計發布 7 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保舉車型目錄,目前國內 13 個省份、 21 個城市相繼出臺了新能源物流車扶持政策。
新能源物流車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增長極已成行業共識。據統計,目前整個物流行業存量有超過 2000 萬輛燃油物流車,新能源物流車市場滲透率僅有2%,市場容量巨大。有業內人士認為, 2017 年或將成為新能源物流車的放量元年,預計到 2020 年純電動物流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000 億以上。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廣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邁入健康和高速發展軌道。傳化也于 2016 年頒布頒發投資億元涉足新能源物流車領域。此次與吉利的戰略合作,正是邁出探索、引領新能源物流車運營模式的堅實一步。
專業化、規模化是運營之道
依托傳化網搭建綠色運力池
現階段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商需要重點關注市場與客戶、地補與路權以及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通過在汽車生產經營領域三十年的建設,吉利控股已成為自主汽車品牌龍頭企業。此番進入新能源車領域,吉利投資 70 億元,建立年產 10 萬臺新能源商用車、 5 萬臺燃氣發動機生產基地和新能源商用車研究院,全面布局新能源商用車領域。
而選擇與傳化智聯合作,正是看中了其在物流領域深厚的各類資源積淀及成熟的運營辦理能力。雙方以本錢紐帶方式創新進入城配物流領域,開國內新能源運營之先河。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加速融合,有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傳化智聯高級副總裁李紹波認為,新能源物流車的運營之道在于:迅速形成足夠大的運力規模,同時借助大客戶在全國各大城市的業務進行快速復制和擴張,提升運營規模,從而快速搶占市場。
而在傳化與吉利的合作設想中,依托傳化網-智能物流系統,以傳化慧聯為“綠色入口”,鏈合傳化網內眾多優勢資源,如遍布全國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以及傳化支付、保理、保險等增值業務的開展,雙方將共同搭建城市綠色運力池,打造可控運力,為傳化網生態體系內大量流轉的貨物提供運力辦事。
以傳化易貨嘀為例,作為傳化網同城貨運調度平臺,易貨嘀已經辦事于ofo、京東、蘇寧易購、美的、小米、方太、天貓等全國近千家企業級客戶。而傳化慧聯與吉利商用車的車輛租售業務將首先與易貨嘀展開合作,進入城市配送領域。
“通過專業化、規模化新能源車隊的組建,我們將為平臺上大量企業級客戶提供優質的綠色運力辦事。同時借助易貨嘀全國化的城市末端配送網絡搭建,將實現新能源車輛租售業務在全國各大樞紐級城市的落地,構建城市綠色物流體系。” 傳化智聯總裁助理、易貨嘀CEO秦愉體現。

未來:構建智慧車聯網大數據
提供新能源物流車定制化辦事
現場,傳化慧聯公司發布了“51701“的未來五年規劃,將于 2017 到 2022 年,跟隨傳化城市物流中心全國 170 城的戰略腳步,為每個城市配備 1000 臺純電動城配物流車,形成 10 萬輛的綠色運力池。
綠色運力池的打造是基礎布局,在未來,傳化將通過智能終端硬件并輔以物聯網硬件開發,沉淀平臺上的人、車、貨、樁加交互大數據,通過傳化“智慧車聯網大數據”反哺主機廠吉利,實現新能源物流車的定制化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