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說在數年前,網絡文學在許多人眼中還有點“吊兒郎當”的意味,相信本年所吹的“網文風”足以讓他們清醒過來。在本年 5 月份,百度文學頒布頒發完成了 8 億人民幣融資。時隔兩個月后,磨鐵圖書也頒布頒發完成金額為 3 億人民幣的融資。
或許正是感受到了由本錢市場吹來的拂面春風,掌閱科技和閱文集團也在本年先后上市。前者登陸國內創業板后馬上迎來了連續24個漲停的戰績,而后者在上市當天市值也接近翻倍。從二者強勁的股價表示可以看出,本錢市場對網絡文學行業可謂是寄予了十足的厚望。
截至 2016 年,閱文集團的營收達25. 68 億人民幣,年度利潤3, 040 萬元;掌閱科技的同期營收則為11. 97 億元,年度利潤7, 880 萬元。豈論是從營收還是市值而言,閱文和掌閱都是名副其實的“網文雙雄”。
鑒于二者都擁有本身的移動閱讀平臺,我們不妨事對“掌閱”和“QQ閱讀”兩款主要應用的數據進行對比,以展現雙方在移動閱讀產品上的差異。
MAU均達千萬級,用戶每天使用時長超 20 分鐘

極光大數據顯示,掌閱和QQ閱讀獨立應用端的用戶安置數量均達到千萬量級水平。截至 10 月份最后一周,掌閱的用戶安置數量為6, 906 萬,而QQ閱讀則為3, 133 萬。

在MAU(月活躍用戶數)上,安置規模占優的掌閱再度領先。截至本年 10 月份,掌閱的MAU數據為6, 671 萬,,而QQ閱讀則為2, 992 萬。

按照極光大數據的監測結果,掌閱在過去半年內的日新增用戶數均值為72. 97 萬,而QQ閱讀則為23. 68 萬。與此同時,兩款應用的 7 天留存率均值較為接近,前者為70.32%,后者為65.05%。

在用戶使用習慣上,雙方的表示也相當接近。極光大數據的監測結果顯示,在過去半年內,兩款應用每天的人均使用頻次均在2. 5 次以上,用戶每天的使用時長超過 20 分鐘。
24歲以下用戶占比超六成,一二線城市用戶約占40%

極光大數據的用戶畫像數據表白,兩款平臺年齡位于 24 歲及以下的用戶占比均在60%以上。這或許表白移動閱讀的受眾更多以年輕網民為主,其中又以15- 24 歲用戶的占比最高。
用戶比例數據顯示,兩款平臺在用戶性別比例上有著顯著的差異:掌閱用戶中男性占比達57.3%,而QQ閱讀比例更高的則是女性用戶,占比為53.6%。

用戶城市分布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和重慶用戶的占比在兩款應用中均占據前三位。截至 10 月底,掌閱用戶占比最高的城市是北京(3.87%),而QQ閱讀則是上海(2.27%)。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掌閱和QQ閱讀擁有非常相似的用戶城市等級分布結果,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在兩款平臺中的占比均接近60%。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掌閱和QQ閱讀在用戶畫像以及使用數據上均存在較多共性。盡管在獨立應用端上,掌閱在用戶量級上暫時享有優勢,但雙方的較量更多關乎各自的平臺資源。
閱文集團主要由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整合而成,擁有包孕創世中文網、起點文學網、云起書院、紅袖添香以及瀟湘書院在內的一眾網絡原創和閱讀品牌。
此外,背靠騰訊的閱文集團在分發渠道上的優勢尤其顯著:除了可以借助手機QQ、QQ瀏覽器、騰訊新聞和微信讀書等同門產品進行內容分發外,百度、搜狗和京東等一眾平臺也為前者提供了優質內容分發渠道。
而掌閱更多則在原創文學內容上進行布局,旗下平臺包孕掌閱文學、紅薯網以及杭州趣閱等。
從近年影視、動漫和游戲的改編情況看來,網絡文學已經成為內容輸出的一大源頭。由于剛上市的兩家公司均處于“彈藥充足”的狀態,未來雙方將圍繞IP的保育和開發展開新一輪競技。屆時熱門IP和網絡文學作家的身價,恐怕也會和音樂版權一般水漲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