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工信部發布工信廳通信〔2020〕25號文,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方位發展的通知》。文中明確要求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向Cat1及NB-IoT遷移轉網,繼續深化4G網絡覆蓋,支持Cat1發展,按需新增建設NB-IoT基站。
”全球首個完成Cat1 bis PSM
現網測試的運營商
為進一步貫徹執行工信部要求,發揮聯通LTE網絡差異化優勢,中國聯通物聯網通過多輪市場調研及技術研究,結合傳統2G、NB-IoT物聯網用戶核心痛點,率先提出基于聯通雁飛Cat1模組的PSM低功耗方案,并聯合中國聯通研究院、紫光展銳和華為于10月13日在江蘇、上海2省市完成現網測試,成為全球首個完成Cat1
bis PSM現網測試的運營商。測試結果表明,在同等條件下,Cat1 bis PSM功耗實測值與NB-IoT
PSM功耗實測值一致,待機時長可達5-8年。
功耗值與NB-IoT PSM待機功耗
一致,待機時長可達5-8年
移動蜂窩通信物聯網設備由于其使用場景的特殊性,絕大多數設備要求在非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通過事件觸發的方式與云端通信,業務消息發送完后即進入待機休眠狀態,從而盡可能的提高設備的電池使用周期。當前Cat1模組的待機功耗達幾毫安,無法滿足電池長期待機的需要,因此中國聯通物聯網聯合合作伙伴開展低功耗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的研究。針對低功耗需求,從芯片、模組、網絡、平臺進行端到端的優化,使LTE
Cat1的技術能夠延伸到低功耗領域,為物聯網電池類應用提供了一個高速率、低時延、廣覆蓋的新技術選擇。
通過現網測試,采用紫光展銳春藤8910DM芯片平臺的雁飛Cat1模組在現網環境下駐網、上下行數據業務、PSM
T3324T3412定時器等功能正常,測試效果達到預期,深度休眠下雁飛Cat1模組平均待機功耗低至2.7μA,該功耗值與NB-IoT
PSM待機功耗基本一致。理論分析,雁飛Cat1模組激活PSM低功耗特性后,僅采用200mAh紐扣電池供電,在沒有任何額外硬件成本投入的情況下,待機時長可由原來的1個月延長到5-8年,完全能夠滿足行業對網絡覆蓋和超長待機的需求。
未來,中國聯通物聯網將快捷推進Cat1 bis
PSM特性的商業化部署,進一步與生態合作伙伴一同深度挖掘Cat1端網能力,以移動物聯網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為理念不斷努力!
關于PSM
PSM: Power Saving Mode,省電模式是3GPP
R12引入的新特性。在PSM模式下,模組深度休眠,網絡無法到達UE,UE無法接受來自于網絡的數據和請求(類似于關機),但是UE依然注冊在網絡,NAS的狀態信息得以保留,AS(接入層)連接已經關閉,這樣UE在退出PSM模式的時候,只需重新建立RRC連接,無需重新做Attach或者PDN連接,從而實現了PSM的快捷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