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千兆護航,智慧家庭全新亮相
雙千兆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會是什么樣子?中國電信搭建的智慧家庭板塊給出了樣板。
中國電信此次展出了以“5G+8K超高清直播”、“5G+云VR視頻游戲”等智慧家庭應用場景,將智慧未來以觸手可及的方式呈現給觀眾。5G+8K超高清直播讓人們提前感受超高分辨率的高清體驗、更出色的視頻效果和更精細的畫面感知;5G+云VR視頻游戲讓3A游戲大作不再局限于高配置主機,手機、機頂盒都能暢快玩耍;5G+自由視點采用分布式高清圖像采集(4K)、實時圖像拼接渲染等技術,通過手持的大屏移動終端,就可以選擇任意視角、任意距離(縮放)觀看現場畫面。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信息化需求已從基本的通信需求發展到滿足智慧體驗需求,為此,中國電信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設雙千兆網絡,筑牢智慧家庭高速接入基礎,為用戶打造有“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的信息化美好生活。
海量IoT設備如何時刻保持“智商”在線?8K與VR如何持續保證極致體驗?智慧家庭的實現,仍需要大量探索,這其中第一步,就是要建成雙千兆網絡。在上海,中國電信已經率先展開了一系列相關實踐。5月30日,中國電信與上海市政府共同啟動“共建雙千兆示范城市”建設,未來3年內,中國電信投入180億元,將上海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5G+光網”雙千兆示范城市。目前,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已完成全市5G網絡的精準規劃。2019年內將完成首輪5G基站規模建設,至2020年基本形成一張覆蓋中心城區和主要城鎮的5G移動網絡。
AI物聯雙管齊下,美麗家園新風貌
5G時代,我們居住的社區是否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本次大會上,中國電信集中展示了AI與物聯網在社區中的應用,這些變化,如今在上海的一些小區已經悄然發生,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美麗家園”。
垃圾分類怎么確保無誤?社區安防應該怎么升級?在現場,中國電信以實景化社區的大場景向觀眾展示了社區管理物聯網是如何運作的:集監控、稱重、兌幣、身份識別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垃圾回收站,流暢地將一疊剛剛回收到的舊報紙稱重、計算價格并自動積分,一旦垃圾超過限定量,即刻觸發告警,及時通知管理人員,節省了人工巡檢成本;AR眼鏡在人臉識別,智能分析、大數據等技術的加持下,可實現秒級響應,一秒識別嫌疑人,成為小區保安巡邏的最佳助手;智能煙感設備防患于未“燃”,最大程度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以人為中心的AI”正在成為現實,并加速商業化落地。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圍繞“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面向政府及社區精細化管理需求推出整體解決方案—“美麗家園”。數據顯示,目前上海700多個小區已建設成為“美麗家園”,遍及16個行政區。
“5G+”全面出擊,勾勒智慧城市藍圖
城市的嬗變將最先從哪些地方開始?對于智慧城市,中國電信早已有了明確的規劃:將以完善城市感知為基礎,串聯城市每一個細胞單元,對時空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存儲;以加強建設城市平安工程為關鍵,洞察城市每一次微小變化,維護城市運行安全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建設美好城市為核心,優化城市每一方水源、土壤及空氣,讓城市更生態,更宜居;以打造未來城市為目標,推動城市每一次智慧化升級,利用“數字孿生城市”技術,使實體城市和數字虛擬城市同生共長、相互映射,實時為政府注智、為城市賦能。
中國電信的各類智慧應用已經遍布城市運行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一個個極具科技文化的智慧城市正在誕生。據了解,目前已涵蓋政務、制造、交通、物流、教育、醫療、媒體、警務、旅游、環保等十余個垂直行業重點應用場景,聯合試驗客戶已超過200家。在展會現場,中國電信與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豐富的垂直場景應用。
在別開生面的5G+云VR教育課堂上,置身展會的觀眾們戴著VR眼鏡,飛躍壯美開闊的紅山大峽谷、連綿起伏的香格里拉、一望無際的嫩江平原等,切身感受到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地形的巨大差異,上了一堂生動教學的地理課;停泊在電信展臺的一艘遠程駕駛船,當它搭載5G網絡后,就能對地下采礦、露天采礦、工地施工、遠程機械作業等行業的遠程機械操控應用起到關鍵指導意義;運用于智慧交通的AI主動安全防控,能夠實時監測駕駛人員危險駕駛行為,第一時間聯動告警,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展示的AI海綿城市展項。海綿城市,顧名思義,讓一座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中國電信在實踐過程中融合“水彈性城市”理念,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以三維數字化模型為基礎,以工程數據中心為核心,結合地理信息系統構建海綿城市智慧管控系統,利用實時監測技術多方位記錄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實現海綿城市一體化監測、智能化預警、綜合管控、一體化應急管理、一體化考核,幫助城市有效預防自然災害的影響。
智慧工業產品齊上陣,顛覆傳統流水線
在工業制造領域,中國電信利用5G網絡的高帶寬特性,實現高清視頻回傳,協助遠程專家指導;并將5G網絡的低時延特性,創新應用于遠程機器人的精確控制,達到人機協同,以便機械臂在特殊場景下完成快速反應。
而更多的垂直應用也在智慧工業板塊得到了展示:廣泛應用于遠程醫療、遠程作業(如拆彈)、遠程競技等方面的5G+遠程雕刻機技術;日漸深入到各行各業以及日常生活當中,通過5G連接起來的云端智能機器人/機器臂;利用5G網絡的高帶寬、低延遲等特點,通過VR眼鏡就能駕駛的遠程無人機……現階段,中國電信已經和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企業展開了應用合作。
中國電信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不僅局限于多元化智慧工業硬件的應用。以工業連接為基礎的天翼云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可靈活擴展的工業互聯網和工業大數據平臺,能夠為制造企業提供平臺并結合數據采集、設備監控、數據存儲、數據分析、運營優化、資源管理等一系列服務,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研發和生產周期。如:浙江兆豐機電的柔性作業車間、紅獅水泥的5G工業視覺、南京電網的智能配電等,中國電信助力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夯實數字化基礎,六大行業云網產品亮相
中國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進程中,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及5G的發展,云網融合被業界視為垂直行業智能化的“行業引擎”。作為積極踐行“云網融合”戰略的運營商,中國電信擁有全球最大的光纜網絡,并且在全國實現了“一省一池”的云服務商,具備內蒙古、貴州兩大云數據中心和31個省級云資源池,MEC邊緣節點遍布全國各地。
現階段,中國電信不斷豐富“云+網+應用”產品,從構建工業互聯網網絡連接入手,立足云網融合,全力打造一個以云服務為核心的全新To B服務體系。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MEC平臺,曾應用于上海《東方風云榜》盛典與廣州恒大智慧球館VR直播;新建企業應用開發平臺,加快部署第三方應用開發者開發環境和工具,融合工業智能,助力我國邁向制造強國……截至目前,天翼云已在汽車、制造、能源化工、教育、政務等各行業助力企業上云,為客戶帶來低時延、高可靠,快速開通,實時寬帶調整,云網協同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本屆大會期間,天翼云通過5G安全應用“態勢感知”、企業PaaS開發平臺與天翼云極速云盤三大重磅產品及相關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國電信助力數字中國建設的強大實力。
“連接的每一次突破,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飛躍。”今年的中國電信展臺,別出心裁地加入了“時光長廊”的設計,這句鐫刻在長廊盡頭的話,是我國通信發展歷程的生動注腳。從上世紀80年代的1G一路回溯,中國電信始終奮戰在通信發展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