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物聯網?
首先,什么是物聯網?對此,10位IT專業人員會給出10個不同答案。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物聯網是一系列互聯互通的機器和設備。它們可以收集并發送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并做出回應,而有的物聯網設備兼具這兩種功能。DVR、智能冰箱和Google Home都是物聯網設備。
這些設備可使生活更加輕松便捷。智能冰箱可提醒人們食物保質期限;亞馬遜智能音箱可播放音樂或在亞馬遜上訂購商品。在制造業中,物聯網更是將這些功能深化拓展。
工業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讓制造業工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簡單高效的工作體驗。生產鏈的各部分可相互聯通,簡化制造過程。盡管物聯網需要維護,但生產鏈的每部分可通過連接的傳感器監控自身及其周圍設備。因此,在發生故障前,機器可提醒維護人員進行維修檢查。
企業主管和團隊成員可通過相同的傳感器,實時監控生產,并在進入包裝和運輸環節前,進行質量控制,解決一切潛在問題。
工業物聯網的前景似乎非常美好,但如何將物聯網應用于產品的物流與配送中呢?
物聯網倉庫的類型
應用物聯網技術后,未來能在物流倉庫中看到哪些類型的物聯網呢?
自動分揀機器人早已進入制造業。2012年,亞馬遜收購了自動化物流公司KivaSystems。之后,亞馬遜在其配送中心配置了30,000多個分揀機器人。據統計,倉庫中55%的工作量來自分揀。而協作式機器人(cobots)可以與工人協作,提高分揀效率。
自動導引車(AGV)也逐漸應用于倉庫。試想,假如托盤搬運車無需人工操作,可自動移動到特定位置,拾取托盤,平穩快速地放下托盤,那么工人就可節省時間,去完成其他任務。專業AGV的編程可將汽車與不同尺寸、形狀的集裝箱匹配,降低起重等造成工傷的風險。
倉庫管理系統(包括云倉庫管理系統及內部倉庫管理系統)可連接物聯網系統,在計算機上實時更新庫存位置,記錄庫存變化。于是,點擊幾次鼠標,便可了解相關樓層的生產情況,而無需花幾個小時閱讀報告。
部分工業物聯網技術也適用于倉庫。倉庫中配備有上述的傳感器,可進行自我監控,將問題報告給維護人員。庫存中接入RFID傳感器,可通過物聯網系統追蹤庫存變化。
在倉庫管理方面,應用工業物聯網擁有無限可能,但為什么物流配送公司沒有應用這些新技術呢?
應用進程緩慢
在物流配送業,推進物聯網可能會遇到一些障礙,其中最大的障礙在于最初實施的成本。將這些新技術引入倉庫,需要相應的設施、培訓和新員工,這些開銷很大,而小型物流公司可能無法負擔。
微觀管理也帶來一定威脅。雖然效率至關重要,但使用技術提高效率和使用技術管理整個過程,二者間的界限十分微妙。
零售巨頭亞馬遜計劃,強制要求其分揀人員穿戴可追蹤設備,這引發了消費者的憤怒。盡管亞馬遜聲稱,這些設備收集的只是倉庫內的生產情況,但這其實會導致滑坡效應。收集信息很快就會轉變為微觀管理,進而導致員工疏離,破壞生產效率。一些專家甚至稱這些設備是對工人權利的侮辱。
此外,系統方面也存在漏洞。任何聯網系統都容易遭受攻擊,這可能導致客戶信息面臨風險。哪怕整個網絡只在公司內部運行,只要員工在家里辦公,連接該網站,那么狡猾的黑客就有可能“見縫插針”。在任何倉庫引入新的物聯網技術前,都應先解決此問題。
物聯網倉庫的優點
在倉庫中實施物聯網技術有哪些潛在優點?
第一大優點是庫存管理形式的更新。RFID傳感器、藍牙跟蹤器可實時跟蹤庫存,追蹤商品從進入倉庫到發貨的全過程。如果某些商品庫存不足,那么物聯網系統可進行提醒,甚至自行向供應商訂購。
效率是物聯網最大的優點。只要有一臺連接倉庫管理系統的電腦,員工可以在任何場所完成工作,而無需因位置變動中斷工作進度。
使用物聯網可減少分揀、包裝失誤,防止配送錯誤。采用物聯網技術密切監視所有進出倉庫的物品,可減少內部或運輸途中的偷竊損失。對于生產電子產品或珠寶等高價商品的公司來說,這一點格外重要。
通過物聯網可輕松與客戶互動。比如可將庫存信息掛到網站上,因為客戶在下單前往往要了解庫存量。畢竟,誰也不想在下單后,收到“您購買的產品庫存不足、暫時缺貨”的電子郵件。
應用物聯網技術
如何將物聯網應用于生產和家用設備中呢?
首先,人人都要參與其中。不要在未通知相關人員的情況下,就引入主要技術,畢竟這一變化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然后,與物聯網專家交流。不要在沒有協助、沒有預先準備的情況下開始。物聯網相關專家很多,找一位與符合公司文化和目標的專家進行溝通。
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在系統尚未完全同步的情況下,執行所有操作,有可能會觸發級聯故障,導致整個倉庫在修復時離線。因此要循序漸進,不要貪多,確定一項操作有效后,再轉到下一項。
與此同時,要為員工提供新培訓,聘請IT和物聯網專家,以便在連入物聯網后進行系統維護。最后,確保進行系統維護。不要以為安裝了系統就可以一勞永逸,IT部門需要對物聯網設備進行一些細小調整,確保其保持最佳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