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物聯網發展的產業路徑主要是以物聯網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發展的同時提高質量和效益,目標是在技術方面加大創新能力,提高研制芯片、傳感器的水平,加大傳輸水平和數據處理速度和綜合集成度領域的拓展。力爭物聯網在各產業中不斷深化和應用,使新產品、新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應運而生,提高社會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優化公共服務,提升智能化水平,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空間。
物聯網在我國很多地區得到了示范和推廣,技術研發和應用起到了輻射作用,許多產業把應用物聯網作為推動行業的新的動力和經濟增長點。
但是我國物聯網基礎傳感器產業的技術能力仍然薄弱。從物聯網技術專利看,無論是傳統類型的傳感器還是新型MEMS傳感器,國內企業的專利申請數量遠遠落后于國外企業,甚至不如國內高校。例如在圖像傳感器、磁傳感器、力敏傳感器等傳統傳感器領域,截至2017年年底,國內專利申請總量約為一萬兩千余件,排名TOP10中,有6家國外企業,4家國內高校,沒有一家中國企業。
雖然我國MEMS技術創新已全面展開,專利申請量已具有一定規模。目前與MEMS相關的專利申請己達3000余件,國內大學和科研院所成果突出,多家國外傳感器和芯片公司進入中國布局,但是尚無一家國內企業入圍前二十。我國企業在MEMS傳感器領域的表現不僅申請量少,而且種類單一。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發展的產業路徑原則要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同時還要根據環境的改變進行適當的調整。具體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
1、要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引導相一致的原則,充分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還要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時還要進行調控引導,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促進相關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要堅持區域統籌發展原則,采取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特點和優勢,進行重點突出,扶持優勢產業的發展,培育產業集群。
3、以技術創新與培育產業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注重技術體系的創新,發展培育物聯網的規模。
4、堅持樹立典型和示范作用。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結合,重點領域的先導作用,向全行業推廣和規模化的應用,制定行業標準和規范,全面提升物聯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