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跳躍,進而正在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飛速發展,雖然,每一次技術革命都使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創造了許多財富,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大大提高,但是,一個國家農業的發展狀況關系到糧食安全,而糧食安全又涉及到國家安全,農業在一個國家的結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歷來受到每個國家的高度重視。
物聯網是一種新興技術,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物聯網技術在各個行業里均已有所應用。美國物聯網技術發展的程度最高,應用的領域也最廣,在軍事、醫療、海洋探索等等都有較深入的研究和應用。在美國,物聯網技術和能源開采與應用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使美國經濟復蘇的重要兩大手段。歐盟等國也十分重視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并且將其看作定為領先世界經濟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物聯網技術運用在農業方面,物聯網系統的網絡傳輸部分將數據傳輸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技術人員可以在辦公室對多個控制區域進行遠程監控作業,如:遠程啟/停水泵、噴灑農藥、啟/停灌溉裝置、添加飼料等。實時記錄采集到的數據,可實現農業生產的精準化控制,為科學分析農業生產規律提供了依據。農業物聯網系統的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特點可以改善農產品的品質、增加農業生產產量,減少農業生產成本。
例如,在精準控制方面。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到的農作物生長環境的參數傳輸給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快速地調控不合適的環境因素,避免農作物長時間在不利的環境中生長。農業物聯網系統還具備有警告功能:在系統中預先設定某參考量的標準值,當系統檢測到實際值偏離合理參數時,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來提醒用戶異常情況的發生。
以葡萄的生長為例:為了使葡萄在適宜的濕度、溫度、二氧化碳、微量元素等環境下生長,物聯網技術體系中的信息采集系統能按照設定的采集頻率,實時采集葡萄在生長過程中的各項數據。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農業通過物聯網技術信息傳輸系統,將采集到的數據實時傳輸給管理員。如果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情況發生,智能控制系統通過實時有效的數據采集,并將數據傳輸到物聯網系統的互聯網終端后,有關專家可以給出科學的分析,得出造成情況發生的原因并提供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案。這樣的種植,避免了種植者在發現問題后,因為自己錯誤的診斷,或過度彌補,造成更大的損失。通過現代化的設備,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節約了人力,實現了精準化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