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不同領域的專家對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研究,其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有專家預測在國家智能電網及重要公共防入侵兩個方面的物聯網產值就可以達到上千億元。但目前不同專家對物聯網的理解有些偏差,且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研發能力也較薄弱,因此,物聯網的發展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盡管我國物聯網技術起步較晚,面臨的技術難題多,但是隨著我國政府的極力推動和大量資金支持,物聯網產業在中國的發展突飛猛進,己從物聯網概念認知和試驗階段步入規模化應用的初期階段。
在行業標準方面,我國在ISO/IEC國際傳感網標準化大會中針對無線傳感網絡的體系框架、標準和技術線路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設計方法,并率先制定了無線傳感網絡標準,因此中國也成為了無線傳感網標準制定的四大主導國之一,而美國、韓國、德國為其他三個主導國。 在申請專利方面,根據全球三大專利機構公布的資料顯示,截止2008年底,中國申請的關于傳感網方面的專利總計達378件,其中核心專利最多,達到211件,基礎專利相對較少,只有10件,剩下的157件為外圍專利。
在技術研發方面,早在1999年,政府己經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促使科研院校和相關領域的企業協力開展物聯網產業相關技術研發,并將有關成熟的科研技術進行產業化升級改造,其中傳感器、數據傳輸、信息處理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的產業化公關得到了相關單位大力支持。
在實施設備生產方面,我國物聯網相關企業具備一定了研發和產業化轉型升級的能力,各個物聯網企業己構建了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和行業需求不斷增大,各個主要環節的產業化能力也不斷提高,物聯網相關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還有不少城市在相繼建立RFID產業園區,從而是物聯網設備生產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