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的城市配送體系監測調控層將從體系的輸出結果進行監測,對出現異常報警的指標進行調控,該層的控制主體是政府,主要發揮該體系的協調功能,同時該層將于物聯網的感知層、傳輸層、應用服務層都有對接。
其中,監測的指標從體系的管理內容中抽取出來,包括成本、客戶滿意度、設施設備、標準化水平、人員狀態幾方面;異常指標的評定和報警將按照確定指標權重、數據標準化、監測評價、異常指標輸出進行,最終,政府將根據輸出的異常指標對其進行專業性的調控,同時也會定期給出常規性的調控政策。
例如,在倉儲監測調控方面。由于“零庫存”在很多物流供應鏈都很難實現,所以倉儲也是配送中心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倉儲貨物種類繁多而且流動量非常大,因此傳統的倉儲水平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物流配送的需要。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物流配送倉儲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和集約化的存儲。在物流配送中心可以用到的物聯網技術有以下:RFID托盤標簽、RFID貨物標簽、RFID儲位標簽、工作人員RFID終端、溫度傳感器標簽、光傳感標簽、讀取設備等。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結合物聯網建立的物流配送系統,可以實現整個倉儲過程的可視化、智能化與自動化,完成貨物的合理調配,人員的合理分配,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物聯卡之家(whsspr.com)資訊指出,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今天,目前國內每天1億個包裹,未來10年每天包裹量或將達10億件。物流行業正從人工分揀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快速演進。因此,物聯網作用于物流產業各個程序的目的在于實現服務鏈總體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在物聯網的環境下,物流產業各個程序的供應商、制造商、物流企業、分銷商及客戶等業務主體之間共同參與核心業務、輔助業務及增值業務,使各主體實現業務整合,并通過信息的分享與集成,實現協同和優化,以提高物流產業服務鏈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