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通之“網”,即“虛擬”和“現實”雙重架構之網。“天”“人”相通之“網”,是純粹的物理空間與數字化技術結合創造出來的,將無數的人與物置于其中,形成無所不在的“天羅地網”,成為人類生存的現實空間。傳統的“網絡空間”只是“現實的虛擬”或“虛擬的現實”,而物聯網通過互聯網技術和無線通訊網絡,將網絡虛擬空間拓展到現實的物理空間,從而真正實現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山川到河流、從土地到大氣的“天羅地網”。人類的網絡生存去掉了“虛擬”二字,變成了一種技術的現實,實現了人真正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生存。“天”“人”相通之物聯“網”,是“虛擬”與“現實”雙重架構的空間,是實現技術社會智能化生活的保障。
我國東部與中西部地區在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方面具有一致性,物聯網市場需求、相關和支持性產業、物聯網基礎資源以及物聯網科技支持均對物聯網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市場需求與相關和支持性產業與物聯網產業發展中的因素相一致,而基礎資源是將物聯網產業發展中的生產要素。而科技支持與物聯網產業發展中的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和競爭狀況因素具有一定的深層次聯系。物聯網作為科技產業,科技支撐力在企業戰略中占據核心地位,是企業競爭的關鍵所在,科技支持是企業戰略、組織結構以及競爭狀況因素在物聯網產業中的具體體現。
巨大的經濟差異是導致兩大區域在市場化發展基礎方面有所區別。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地理環境各不相同,東部地區大多為沿海城市,交通較為便利,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場化發展。同時,改革開放時期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使東部地區取得了較大的先發優勢。其后,東部地區利用改革開放帶來的契機,迅速發展經濟,創新體制,提高社會活力,加快市場化進程。而中西部地區改革步伐緩慢,整體缺乏活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市場化進一步發展。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資源配置主體會逐步發展改變,資源配置方式會不斷進行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化發展程度。東部地區不斷對制度進行創新,對僵化的國有經濟經營機制進行調整,使其更加適應市場化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并逐漸通過發展非國有經濟來拉動地區經濟更快發展。目前在東部地區,非國有經濟在整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步占據較重的份額,以往國有經濟獨大的局面正逐步瓦解,非國有經濟成為市場化發展的強大推手。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比較我國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物聯網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積極探索和實踐才是適合我國自身特點、或具有我國明顯的地域特色的產業集群發展新路子,只有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整合、服務功能,強化大企業的輻射效應,帶動關聯企業的發展,提高產業集群的自生能力與示范效應。
一是建立包括行業協會、咨詢機構等在內的綜合服務體系;二是在我國物聯網各發展地區,根據產業性質規劃建設產業集聚區,政府聯合相關的投資主體建設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三是根據產業發展的規律與產業鏈發展的要求構建特色產業集群,通過投資引導、政策扶持、設施保障等手段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四是積極引進金融機構、發展地方金融,加大融資擔保力度,不斷催生中小物聯網企業,促進中小物聯網企業做專、做優、做長、做強;五是積極落實上級政府關于發展物聯網民營經濟的各項政策,必須為小型的物聯網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協調發展、統籌安排,合力布局,科學發展,形成一個完整的集群發展工作目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