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利用無線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采集與傳感設備,按照規定好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間的交換和通訊,從而實現智能化標識、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它有力地推動了全球信息化的發展,成為構建智慧地球的核心,同時也迅速成長為當今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新興產業。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已被提升到我國的國家戰略層面,成為我國未來長期的業務發展戰略,因而尋找產業投資機會,實現高效運作和快速成長的戰略性選擇必將成為重中之重。
以北京物聯網發展情況為例,近年來,北京市有關部門已采用RFID、傳感器、GPS監控、視頻監控等物聯網技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自動化的監測和管理。正在實施的“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項目也覆蓋了眾多民生領域。但總體而言,北京市物聯網的發展仍處在“自發為主尚未規范、有所應用未成體系、監測類多智能化少”的產業起步階段。北京聚集著豐富的物聯網高端科研創新資源,有非常強大的研發實力。在物聯網的核心技術研發、傳感器、網絡傳輸、云計算和行業應用等關鍵環節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在產業聯盟協同創新方面有比較好的基礎。
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中星微電子公司的“星光系列”芯片,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擁有標準、芯片、智能、算法、平臺等五大物聯網核心技術,致力于建設跨區域、跨部門,可互聯共享的物聯網應用平臺。同方公司在電子標簽、建筑節能、消防安防和物聯網中間件等四大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具備完整產業鏈。曙光的“星云”高性能計算機成為中國和亞洲第一臺、世界第三臺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在傳感感知環節,北京擁有一批傳感器研發與芯片設計方面的領軍機構。如京儀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傳感器和智能儀器儀表提供商;還有數十家企業能夠提供傳感器及控制系統、智能卡、RFID芯片設計制造及應用平臺、無線傳感器網絡解決方案、視頻監控芯片及系統。
在網絡傳輸環節,支持物聯網進行海量地址互聯和云計算的IPV6網絡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有數十家企業能夠提供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寬帶無線通信系統、800M城市應急無線專網、下一代互聯網傳輸設備及網絡系統、工業以太網系統、智能家庭網絡系統、數字電視網絡服務系統。
在計算與行業應用環節,曙光、聯想等十多家企業能夠提供高性能計算機系統、云計算解決方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工業自動控制和智能電網的解決方案、無線城市解決方案,以及物聯網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中間件和服務平臺。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指出,宏觀上看,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生態環境初步形成,并在漸漸完善。保證良好的其發展生態環境就要構建暢通無阻的溝通通道,使之帶動產業環境良性循環,實現產業間的互聯互通,加速我國產業間相互融合。
微觀上看,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規模逐漸在擴大,其產業鏈涉及眾多行業,全國范圍內的大中小企業都會參與市場競爭,物聯網產品從單一產品銷售相產品與服務相結合的商業模式轉換,在這個階段物聯網產業應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進一步完善產業鏈。物聯網企業要在發展中尋找市場定位,是未來物聯網企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從長期角度看,中國物聯網發展將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我國物聯網產業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很大,拓展空間廣闊,這就要求物聯網發展不應為適應技術而應用,應以滿足實際需求和提高其應用質量來推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