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為王or服務為王?屬于后者
前面也說了,智能物聯網是AI+物聯網的綜合體——AI技術賦予了硬件設備感知的能力,后者可以在感知之后或單獨或聯合其他硬件設備一起提供服務。看到這個過程,我們不禁思考,暫且先不談在基礎層提供支撐的海量數據,在智能物聯網時代,究竟是智能為王還是服務為王?
沒有服務內容,僅擁有智能的智能物聯網只是空架子
以智能音箱為例,基于語音識別等智能技術,其能夠識別并理解用戶說出的內容,進而提供天氣預報、叫車、家居控制等服務。當然,若是沒有了服務,不管是天氣預報,還是家居控制,這些都將成為一場空談。
此前,高德汽車事業部總裁韋東將車聯網比作一棟房子,稱與人關系最密切內容服務商一定占據產業鏈的核心位置。誰能注入用戶期待的內容,就能在某種程度上主宰車聯網。
而當下的情況是,面對主體尚未完工、房間粗陋和生活設施匱乏的房子,主機廠商、硬件提供商、娛樂集團、IT廠商和網絡運營商都在爭搶未來,大家不反對內容為王,他們都爭相開發可能被用戶認為有價值的內容。
也就是說,在被用戶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尚未開發出來之前,所謂的車聯網也只是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子,即“空架子”。
沒有智能,僅擁有的服務的智能物聯網可照舊運行
依舊以智能音箱為例,在沒有智能的前提下,我們不能通過智能語音技術與之進行語音交互,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借由說話對其下指令以提供相關服務。
不過,雖然沒有了智能,但是基于背后的通信技術、云服務等等,我們依舊打造一個初版智能物聯網。在這一版本的物聯網中,我們可以將一些通信接口一致的智能燈、智能冰箱等智能硬件的控制權集成融合于一部智能手機的APP中,通過點觸屏幕下達命令。
從某一層面開看,這一場景與我們當前的某些智能物聯網場景還是很相似的。
“未來智能物聯網的核心是服務,并不僅僅是產品本身。因為智能互聯時代的產品是相對碎片化的,所以我們要用一個生態的方法,聯合國內的多家創新企業來為客戶打造可信賴的產品和服務。”劉軍稱。
這一點不難看出,不僅僅是聯想,包括阿里巴巴、小米在內,其在智能物聯網的部署上均打出了“生態”牌,以自身平臺為中心向外擴散,形成一個智能物聯網生態閉環,從本質來講,這就是“服務”。
在智能物聯網中,因為智能的存在,每一個節點都具備了識別和感知的能力,在更為理想的場景中,智能的表現將更為主動。至于服務,這是智能物聯網的核心,也是各企業建立智能物聯網生態的最終目的。兩者協同合作,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完整的智能物聯網的存在。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http://whsspr.com)認為,從本質來講,不管是物聯網,還是經過智能化升級改造的智能物聯網,其最終講究的還是“物物相連、萬物相連”。物物相連、萬物相連的目的是什么?圍繞某一中心(人或企業)提供服務。于智能物聯網而言,服務是始終不變的初心,而“智能”則是一種手段,賦予硬件設備更多的能力,將以往的傳統物聯網的運作進一步簡單化。
延伸閱讀
http://whsspr.com/ask/45.html
http://whsspr.com/ask/44.html
http://whsspr.com/ask/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