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主要優勢
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允許更高效,經濟和簡單的維護流程。
設施管理:基于狀態的維護是一項輕松的任務,因此傳感器可用于提高設施管理的有效性。制造設備容易磨損。它也容易受特定條件的影響。傳感器可以監測溫度,振動和其他可能導致運行條件不佳的因素。
庫存管理:在降低庫存管理錯誤風險方面,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可能非常有用。活動將很容易監控整個供應鏈,使公司能夠全面了解庫存情況。對現有材料和供應的估計是準確的,這可以防止減速。
增強的工業安全性:物聯網與大數據分析有效結合。因此可以不斷監測健康和安全的關鍵績效指標,以確保改善工作條件。像事故數量這樣的滯后指標可以立即得到解決。
物流和供應鏈的優化:通過依賴物聯網解決方案,實時供應鏈信息也將變得可用。產品和供應將更容易追蹤,確定減速和低效率。從某種意義上講,工廠將通過云連接到供應商。所有相關方都可以追蹤所需的信息,以盡快預測問題并減少庫存量。
智能電表:智能電表可以監控電力,水,燃料等資源的消耗情況。通過使用物聯網傳感器,制造商將知道需要消耗多少電量和用于什么功能。通過有效的管理,運營支出可以大幅減少。
這些僅僅是一些可能性。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可以導致計算機增強的車輛傳輸相關信息,更好的車隊管理甚至地理智能。
工業物聯網存在的問題
許多公司在采用工業物聯網方面仍面臨問題。他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哪些自動化流程將有助于提高效率。
安全漏洞:物聯網設備彼此自動通信。在沒有安全和正確加密的網絡的情況下,采用物聯網可能會導致全新的安全挑戰和漏洞。獨立的安全元素將不得不在網絡中引入,以實現采用,而不會有更高的黑客攻擊或數據泄露風險。
缺乏物聯網標準:許多自動化設備已經在一系列工業和制造環境中運行。問題在于各種協議正在被利用,而且沒有標準化來確保互操作性。
實施IoT解決方案的成本:這是不容低估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實施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成本往往被認為是壓倒性的。許多公司擔心這種投資的回報,因此仍然猶豫不決。易于使用,易于培訓和開發更容易采用的產品也有助于消除未來的一些猶豫。
工業物聯網的未來
工業物聯網也被稱為工業4.0,已經開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更多的自動化已經使生產力提高了30%,并采用了靈活的生產技術。預測性維護通過在定期維修中節省超過12%的費用甚至進一步降低成本,并將故障減少近70%。
未來,專家建議工業物聯網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水平,并成為各類創新(包括創新燃料利用)背后的推動力量。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http://whsspr.com)表示,雖然一系列采用挑戰仍然需要克服,但預測分析表明,到2020年,全球將擁有500億臺連接設備。到2025年,全球工業物聯網市場預計將達9336.2億美元。工業物聯網的發展將會帶動物聯網卡市場的向前推進,屆時物聯網卡將會在更多的范圍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