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我們通過物聯網技術以及物聯網卡,已經在常態監控、用戶分析、網絡優化等方面都進行了準備,城市公共交通就能真正和用戶聯動起來。
實時調度是智慧公交的第一步。智慧公交目前最大的價值就是能精準地預測未來,過去只有在看到乘客在地鐵站入口排起大隊才知道遇到了高峰,但現在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以及物聯網卡通過數據提前判斷出這個趨勢,然后更好地規劃自己的運力,甚至探索整個公共交通系統的聯動來更有效地疏導乘客。
數據還能夠幫助公共交通進行更為有效的決策。下一步是解決怎么能讓乘客到想去的地方去。比如周邊幾個小區的乘客,在上班高峰期都要集中去市中心上班,那就可以設置一條繞過交通堵塞路段,直接開往目的地的定制公交線路。
在杭州,這樣的智能公交已經成為現實。今年8月底,首條大數據常規公交線路345路正式開通。與傳統公交車等距設站不同,345路在有些區域每隔200米到300米就有一站,有些路段站點間隔卻足有兩公里,這同樣是利用物聯網技術以及物聯網卡通過“數據大腦”算出來的。支撐數據大腦決策的是交通卡刷卡數據、移動支付數據、第三方地圖查詢數據,以及公交車的位置、速度,甚至沿線小區人口等多維度的數據資源。
物聯網卡交易平臺表示,在物聯網技術以及物聯網卡的浪潮推動下,移動支付成為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重要的突破口。智慧公交不僅僅是掃碼支付。交通出行各領域各環節正在被物聯網滲透、改變和再造。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正不斷涌現并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