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硬件支出將約為2500億美元,其中模塊、傳感器、物聯卡采購將超過2000億美元。鑒于這種增長,網絡攻擊的潛在風險也將大大增加。系統開發人員將尋求通過市場上可用的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快速部署安全技術。
可以說,軟件更容易受到攻擊,因為攻擊者更容易對其進行分析以破壞安全性。另一方面,硬件安全芯片更有可能具有防篡改功能,并具有可以有效防止攻擊的其他功能。這包括軟件,代碼和數據的受保護處理和存儲,通過加密的內存和處理,故障和操縱檢測以及安全的代碼和數據存儲來啟用。因此,還可以保護在安全硬件上運行的軟件免受讀取,復制和克隆以及被分析,理解和破壞。
可擴展性,性能和制造靈活性
隨著2019年工業物聯網的增長,可擴展性也是關鍵要求。基于硬件的安全設備非常適合擴展到不同的性能級別,不同的安全級別和不同的平臺。為了保護系統正在處理的產品和數據的完整性,身份驗證,機密性和可用性,可以在整個產品組合中部署相同的離散安全控制器。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確保跨多個產品實現相同級別的安全性實施。
在為設備增加安全性時,性能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問題。與基于軟件的解決方案相比,硬件方法可以在此提供明顯的優勢。一個例子可能是安全地隱藏由加密密鑰執行的計算:專用防篡改芯片將在一次通過中完成計算,因為它發生在受保護的環境中,但是要獲得與軟件解決方案相同級別的安全性,可能需要多次“覆蓋”操作在計算過程中隱藏了密鑰,因此影響了性能和功耗。
制造業供應鏈物流可能會給物聯網設備制造商帶來巨大挑戰,因為設備及其私鑰可能容易被盜竊和偽造。大多數物聯網設備中的安全性概念基于注入一對密鑰,一個公共密鑰和一個私有密鑰,為要分配給設備的設備提供唯一的身份,從而使設備能夠在網絡中進行身份驗證并根據其身份分配訪問權限特權。但是,將許多制造業務設置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的方式,有可能如果私鑰沿其路徑被攔截或被盜,那么系統外的某人就有可能制造假冒設備,從而造成潛在威脅為了系統安全。
相關閱讀:http://www.wlk.cn/a/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