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物的發展進程中,總會伴隨著不一樣的質疑出現,矛盾論告訴我們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純粹的事情發生,今天我們要科普的一個質疑是——5G輻射。
10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鄔賀銓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5G論壇現場表示,5G基站的輻射很小,相對于西方國家,中國的基站因為覆蓋密度大,這就減小了每一個基站的發射功率,所以基站的輻射更小,我們無需擔心輻射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鄔賀銓介紹,目前在5G基站附近10米內實測的輻射,大約為1-1.5 um/cm2,與此同時微波爐實測的輻射為268 um/cm2。而根據各國制定的移動通信基站輻射標準,美國和日本是600um/cm2,歐盟是450um/cm2,中國是40um/cm2。實際上,基站的輻射遠小于中國的標準,更遠小于歐美標準。
據鄔賀銓院士說,中國早已在2014年就制定了相關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規定了通信基站所產生的一天24小時的任意連續6分鐘的平均電場強度控制限制為12V/m,即平均功率密度為0.4W/m2,或40uW/cm2。
據流量卡之家(whsspr.com)了解,截至今年9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已經開通5G基站8.6萬個,預計到年底,全國將開通5G基站超過13萬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城區已實現連片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