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卡作為企業硬件設備聯網的重要工具,仿若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它以其強大的網絡賦能能力,被物聯網時代公認為是新一代的聯網神器。但隨著物聯網卡應用頻率增多,隱藏于其下的多種弊端也漸漸顯現出來。中創物聯認為,在物聯網發展下繁榮起來的物聯網卡有弊有利,它在為我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程度之時,由于技術與市場制度的原因也還殘存有多種弊端,關鍵是看我們如何看待它。
物聯網卡是什么?
物聯網卡業務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面向物聯網用戶提供的采用物聯網專用的段作為MSISDN的移動通信接入業務,通過專用網元設備支持短信等基礎通信服務,并提供通信狀態管理和通信鑒權等智能通道服務,默認開通物聯網專用的短信接入服務號和物聯網專用APN。
如果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物聯網卡在物理結構以及網速上與尋常的SIM卡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都是通過移動通信信號進行信息的傳輸。若要尋找最大的差異,則是物聯網卡是用于企業設備上,不針對個人市場。當然,二者在計費方式上也有所區別。
物聯網卡基本按照流量來收費,通常這些上網卡一般情況只面向企業進行批量銷售,很少針對個人進行售賣。并且物聯網卡基本只有上網功能,缺失語音和通話能力,作為日常使用的SIM卡而言,顯然是不夠的,但是單純用作流量卡則非常劃算。也正是由于缺少了其他功能,只留下了上網能力,因此物聯網卡的流量資費相較于營業廳的語音通話卡便宜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物聯網卡只針對企業級應用,不針對個人,許多人想要在個人手機上使用物聯網卡,畢竟便宜的上網流量資費還是能吸引眾多消費者嘗試去冒險使用,但這樣做的后果便會被封號,因此不建議在個人手機中使用物聯網卡,有可能得不償失。
物聯網的發展造就物聯網卡的繁榮
目前,中國物聯網正在經歷從硬件、傳感等基礎設備向軟件平臺和垂直行業應用升級,萬物互聯的時代才剛剛開始。有關調研機構預計,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聯網設備,這個數量是如今的6倍之多,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是當前電信運營規模的2倍。
可想而知,未來物聯網卡的市場前景也將更加廣闊。而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物聯網卡使用需要三個步驟:
第一根據需求加裝芯片模塊或設備;
第二,擁有開發操作平臺;
第三,批量開通物理網卡。
這樣才是物聯網卡的本質用途。
那么,既然物聯網卡的好處這么多,就沒有任何缺陷嗎?那也不盡然,說到物聯網卡的缺陷,許多推銷物聯網卡的人員通常都不會提及,畢竟這影響銷售情況,但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有必要了解物聯網還有哪些弊端。
物聯網卡的弊端
除了上述已經講過的,個人使用物聯網卡有可能導致封號外,物聯網卡還有幾個貓膩。其中一個缺陷便是物理網卡的壽命很短,當然這并不是說物理網卡本身的物理壽命短,而是指某些平臺的由于種種原因信譽不佳,在把網卡銷售給客戶后,很短時間內便消失無蹤,這導致物聯網卡徹底喪失使用價值。因此選購物聯網卡時,需要找經營時間長,信譽好的平臺。
其次,物聯網卡雖然流量資費很低,并且購買價格不貴,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后續不需要再次繳費,物聯網卡并不等于無線流量卡。許多商家在出售物聯網卡時,消費并不透明,常常導致使用一段時間后,費用的增長卻越來越快。
有些物聯網卡本身質量很差,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市場面流通的眾多物聯網卡,只有40%的用戶感覺良好,有60%的用戶反饋需要更換物聯網卡,連接設備經常出現問題,這證明市面上的物聯網卡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以上就是如今異常火爆的物聯網卡使用的利與弊,只有全面認識物聯網卡,清晰了解物聯網卡應用過程的利與弊我們才能更好的應用物聯網卡,利用物聯網卡為我們提供更好的網絡服務。中創物聯網表明,如今世界已經踏上了物聯網這一萬物互聯社會新征程,通過物聯網卡連接萬事萬物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未來隨著物聯網卡市場進一步規范化,物聯網卡流量資費不透明、流量虛跑過快、物聯網卡卡板質量差等弊端一定都會得到進一步的規整。
——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