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事業關乎千家萬戶,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黨和國家也很注重這方面,而物聯網也逐漸串聯起各個行業,醫療衛生行業當然也是如此當物聯網和大數據相結合,會讓醫療行業產生物聯網如何串聯醫療領域的呢?眾所周知,大數據技術擁有對收集起來的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的能力,我們整理物聯網產品在醫療健康中的應用案例,從中我們可以大體了解到大數據對行業的價值。
1、減少醫療詐騙
我國雖然經過醫療體系改革,但夸大病情、沒病找病等醫療詐騙行為依然普遍存在,甚至更加猖獗。大數據能夠減少醫療詐騙行為因為諸如特定病癥的治愈率,被投訴和索賠比例,醫療事故率,患者滿意度調查等這些數據一旦公開,患者就能根據數據選擇醫院,問題多的醫院將面臨破產的危險。
2、醫學物聯網(IoMT)
醫療物聯網是指醫療應用和設備的互聯基礎設施,可以與各種新的醫療IT系統進行通信。幾乎所有醫院利用物聯網技術,已經實現了掛號、繳費等業務的自助化,大大提高了效率。最常見的還有就是身體狀況監控儀器,醫生和護士需要實時監控重癥住院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數據,通常情況下有外接電源,但要求底延時,最佳選擇當然是走網線,但是很多情況下醫院布線困難,而蜂窩網絡在結構跟城堡差不多的醫院內部信號不好,所以醫院通常情況會選擇折中的方式,采用類似于煙感報警器的系統。當患者數據異常,通過LoRa模塊的迅速發送信息給護士站的警報器,值班護士收到警報后立刻做出反應。
3、基于價值的照護管理解決方案
包括醫療補助(Medicaid)在內的眾多醫療服務提供商,正尋求將目標轉向基于價值的數據驅動激勵,以獎勵高質量、低成本的患者護理。其中一部分要求證明電子健康記錄的使用是有意義的,需要成功地解釋大量數據。大數據匯集了來自多個來源的信息,促進了這種關注。
4、醫療結果的預測分析
預測分析不僅在內部層面很有價值,而且在理解疾病的性質和進展方面也很有價值,從而可以進行早期診斷。結合和分析大量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能力,跨越多個組織來源,也有助于將治療與結果相匹配,并預測患者的疾病或再入院風險。
5、病人實時監控
可穿戴設備和遠程數據存儲的興起也讓醫生能夠遠程監控病人的病情——這種持續的遠程監控降低了醫院成本、即時遠程咨詢,甚至遠程開藥,可以隨時收集患者的體溫、心率、步數等情況,通過信號塔及時傳輸到監控人那里,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立刻發出警報。
中創物聯網小編認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傳感器、移動終端、大數據等技術正被充分應用于醫療服務領域,智慧醫療也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新目標。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出現和發展進行分析和梳理,歸納了該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建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醫療診療流程的服務效率和質量、改善醫院綜合管理水平。所提方案主要對兩方面內容進行了闡述,一是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醫療系統提供醫療健康互動服務保障給用戶,促進了疾病由治療性干預到預防性干預的方式轉變;二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療數據采集,促進了云計算、大數據中醫療信息的即時傳遞和實時共享,提高了醫療資源利用率,降低了就醫成本,改變了傳統就醫模式。可以預見,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醫療服務將成為人們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