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廣州將開展新一輪的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包括市域范圍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和激進風貌建筑、國有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昨日,這次大普查中的不可移動文化普查工作開始招標,今后將以普查的結果為基礎激勵文化遺產數據庫和信息平臺,為維護和安排經費提供依據。擬建文化遺產維護體系 金陵臺事件后,廣州日益重視文化遺產的維護。去年12月6日,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維護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州市歷史建筑(第一批)推薦名單》包括文化設施、教育科研、醫(yī)療衛(wèi)生、商業(yè)設施、旅館業(yè)、壇廟祠堂、居住建筑、工業(yè)建筑、市政交通設施、園林綠地等十大類型300余處建筑成為廣州市首批歷史建筑。除了歷史建筑外,文化遺產的種類還很多。據悉,為切實維護廣州歷史風貌和城市記憶,前四次文物普查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廣州市擬開展新一輪的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市域范圍內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和激進風貌建筑、國有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完善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遺產維護體系。根據今年2月1日起實施的廣州市歷史建筑和歷史風貌區(qū)保護辦法》歷史建筑是指,30年以上且未公布為文物維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構)筑物,能夠反映廣州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特定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等特征的可以確定為歷史建筑。而未達到文物和歷史建筑規(guī)范的由所在地的區(qū)(縣級市)人民政府登記為激進風貌建筑,為了完全摸清文化遺產的家底。依照本市激進風貌建筑的相關規(guī)定予以維護。將成為維護經費安排依據 昨日,廣州市文化遺產普查—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服務》開始招標,價格為150萬元。項目招標單位為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需要為普查選定一家服務單位,服務內容包括統籌、指導、協調不可移動文物的普查工作;組織普查檔案的建檔備案工作;配合相關部門建立廣州市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分布電子地圖系統等。項目擬通過地毯式的普查和查漏補缺,全面摸準廣州市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布、產權管理權歸屬、保管狀況等基本情況,建立文化遺產數據庫和信息平臺,為下一步制訂廣州市文化遺產維護和利用總體規(guī)劃、文化遺產維護政策以及合理安排文化遺產維護經費提供依據,以構建科學有效的文化遺產維護利用體系,切實保管鄉(xiāng)村的文化記憶。招標中要求,要通過野外實地勘查,指導、協調廣州市各區(qū)、縣級市開展普查工作,對各區(qū)、縣級市各階段普查效果進行分批檢查、初審、通報工作情況、驗收、匯總、統計分析。組織普查檔案的建檔備案工作,編制各區(qū)、縣級市認定成果的普查工作演講、選產、匯報文件制作,編寫普查工作簡報,匯總普查效果,編制《廣州市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演講》統籌全市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協調、配合相關部門建立廣州市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分布電子地圖系統,建立健全全市不可移動文化遺產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廣州市文化遺產普查檔案。
標簽:漯河 棗莊 許昌 長沙 寶雞 遼陽 慶陽 東營
上一篇:電子地圖-青煙威榮城鐵蓁山隧道1號斜井已全線貫通
下一篇:電子地圖-濰坊市濰城區(qū)派駐基層檢察室正式啟用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guī)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