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隨著全市幼升小、小升初政策發布,各區縣將在下周陸續公布義務教育階段招生計劃。北京市16個區縣已列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時間表,今年年內,西城、海淀、向陽和昌平將增加優質學位2.5萬個,東城將在2020年前增加優質學位6450個。 新教育地圖 分四大區域 各區縣陸續出臺的教育綜合改革方案,正在鋪開一張嶄新的北京教育地圖。 核心區:內部盤活 力破擇校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東城、西城,集中體現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兩區共同的特點是名校老校資源豐厚。為此,教育優質資源供給的方式上,兩區主要選擇了內部盤活促均衡,力破擇校。 拓展區:好學校辦到家門口 作為鄉村功能拓展區的向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對優質教育布局的需求迫切。向陽區根據10大功能區,定位優質教育分布,其中CBD功能區所布設的優質校達37所。豐臺、石景山著力在與西城、海淀、東城的相鄰點上布點留生源,把好學校辦到學生家門口。 發展新區:改擴建學校多 通州、順義、大興、昌平、房山5個區是鄉村發展新區,銜接中心城區疏散的人口和功能。這5個區的教育地圖中,其改擴建學校的項目遠遠多于其他三類功能區。通州區抓住鄉村副中心的發展契機,將引進城區5所示范高中校區,如此體制性突破標志著副中心教育的跨越發展。 生態涵養區:引進名校快速提升 北京天然屏障—生態涵養發展區,駐守著門頭溝、平谷、懷柔、密云、延慶5個區縣。新教育地圖上,依據城區、川區、山區的人口與經濟發展需要,有所偏重分類布設資源點,引進名校、快速提升外鄉教育質量是共同的舉措。其中,門頭溝力度最大,針對山區、城區、小城鎮三類布局,引進優質校達10個,占全區學校數量近四分之一,門頭溝城區優質資源點達34個,或將成為京西優質教育新高地。 詳解教育新地圖 首都功能核心區 東城 派位比例增至80%以上 今年東城小升初以學區為片兒,一個學區就是一個片,整個東城是8個片區,初中入學實行片內多對多升學。為了使各學區間的教育資源更平衡,跨學區仍然會有一些調整分配的優質入學指標。 今年東城小升初派位入學的比例將由往年的70%增至80%以上。未來,以電腦派位、九年一貫制、對口直升為主導方式的就近升入初中的比例將逐年增加,2017年達到90%以上,2020年將達100% 西城 減少推優比例 今年西城區在原有招生片的基礎上,劃定了11個招生學區,接受西城戶籍和京籍且實際居住地為西城的適齡兒童免試就近入學。 今年西城區的小升初將減少推薦派位人數,去年推薦派位比例30%今年降低到25%今年將大幅度增加優質初中校接收計算機派位的比例。按計劃,2017年,全區參與大派位學生的比例將增加至90%小升初招生中,同樣將大規模縮減招收寄宿生學校和人數。小升初錄取順序上,往年是先招特長生,再進行推薦派位,今年將推薦派位入學調整到特長生招生之前。 鄉村功能拓展區 海淀 10學校布局調整 海淀北部地區通過名校承辦新建教育配套設施、多址辦學方式擴大優質資源。調整學區劃分合理配置資源。2015年,十一學校龍樾分校、上地實驗小學西校區、中關村三小萬柳新校區開始招生。 中部和南部,布局調整將整合現有資源,優化資源配置,通過承辦、合并等形式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問題。計劃布局調整涉及近10所學校。通過布局調整,今年萬壽路地區、紫竹院地區都將有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學,減少招生環節。南部布局調整后將增加7200個優質學位。 向陽 新增學位8200個 該區對原有11個學區進行精細化劃分,拓展為15個學區、40個片區。今年將建成5所中小學,新增8200個學位。根據就近入學原則,今年向陽區對所有小學和初中的招生范圍進行明確的劃分。規定有小區配套學校的學生進入小區配套學校讀書;沒有小區配套學校的由學區內的其他配套學校解決入學問題。另據了解,今年向陽區的小升初特長生比例將控制在5%以內。 豐臺 將建16個教育集群 整合區域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建立分校達17所。推進區級示范校和優質校建設達38所。未來四年,將建成教育集群16個、教育集團20個。 石景山 集群化擴容優質資源 該區東中西三區域一體化整體發展,各區域優質高中校均帶領一定數量的純初中校乃至小學,形成新的優質教育集群。通過實施教育集團化發展、跨區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整合、借力全市知名教育專家打造區域優質教育資源。京源學校蓮石湖分校(暫名)今年9月開始招生。 鄉村發展新區 大興 安排 點線圈格局 該區安排點線圈新格局,即通過打造品牌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點連接小、初、高學段銜接的優質教育資源線拓展區域內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圈 房山 建一環兩帶三區 該區將組建一環兩帶三區義務教育集群。一環指南部教育均衡發展環,兩帶指南部、北部山區教育均衡發展帶,三區囊括長良、城關和竇店教育聚集區。 順義 建城鄉教育聯盟 該區將縱向構建城鄉教育聯盟,橫向組建學校組團、區域發展學校集團,建立牛欄山一中、順義一中、楊鎮一中三大聯盟,帶動75所學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融通共享。 通州 引進名校提升質量 實施內升外引戰略,提升外鄉優質校,引進城區名校,均衡布局優質資源。將引入人大附中、首師大附中、景山學校、北京二中、北京五中等5所示范高中校校區。 昌平 12名校將投入使用 十二五末,重點培育25所優質特色中小學、引進區域外名校8-10所。12所名校今年投入使用。 生態涵養發展區 門頭溝 捆綁式發展戰略 該區分四個教育帶,確保每個教育帶從幼兒園到高中均有優質資源。實施城區與山區學校捆綁式發展戰略,組織優質校與山區校結對。 密云 組建教育聯合體 該區建立城區教育聯合體、城鄉聯誼校、特色校聯盟三大團體。 懷柔 城鄉聯動發展 該區將城區校、平原校和山區校捆綁每一所學校對接西城優質校。 平谷 提倡幸福教育 平谷進一步實踐和完善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及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延慶 組建8大協作區 該區組成中小學8大協作區和1個高中教育聯盟,1+X捆綁式發展課改協作片等。
標簽:東營 慶陽 許昌 棗莊 遼陽 長沙 漯河 寶雞
上一篇:地圖-首張青島李滄區旅游地圖發布
下一篇:地圖-重慶就業地圖發布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