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打電話軟件主要就是代替人工客服去做那些既枯燥又浪費時間的重復性工作。可一鍵導入數據、自動撥打電話,模擬真人銷售與客戶進行實時對話邀約,自動進行精準分類和意向篩選,是一款適用于產品業務推廣和客戶服務維護需求的電話營銷智能軟件。
你們知道了解機器人么?
在杭州聲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祝磊帶領團隊研發的智能語音營銷平臺——“靈聲機器人”承擔了電話銷售的角色。
“靈聲機器人不是用來聊天,是直接解決企業的需求。”祝磊說,他們根據每家公司的需求定制話術,并用行業數據訓練機器人,讓它越來越聰明。而一旦在互動中發現潛在客戶,靈聲機器人會迅速識別并將其篩選出來,供銷售或客服人員進行二次跟進。
這些年,“中供鐵軍”這個黃埔軍校走出來好幾位創業者,包括滴滴CEO程維、原美團COO干嘉偉、猩便利創始人兼CEO呂廣渝等。
祝磊的創業也帶著鮮明的“鐵軍”特色。“從一開始就想著如何變現,‘兩條腿走路’。”想法到產品成形前后花了1年時間,這個過程中,一邊研發,一邊兼職做些小項目快速獲得流水,得以存活。
中供人的另一個特質是能吃苦。公司第一個客戶是杭州博策房地產公司,祝磊和團隊在博策地產辦公室“住”了2個月,幾百句話,一個一個調試。為了找到最恰當的話術,祝磊自己跟自己對話,“一會兒變成銷售,一會兒變成客戶。”
祝磊不懂技術,但懂銷售,尤其懂如何發現潛在客戶,以及用話術留住客戶,提升轉化率。
他要求靈聲機器人像人一樣說話,以假亂真。因此,機器人說的每句話都來自真人錄音,會停頓,有“嗯”、“啊”這樣的語氣詞,而不是TTS技術轉成的語音;面對客戶的每一個回應,應在500毫秒-800毫秒內反饋,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同一個信息,機器人會用N種方式告訴給對方,比如,“公司在A大街B樓”,或者“C地鐵站出來左轉500米”,還可以是“靠近D棟建筑”等,扮演著耐心十足的銷售角色。
相比人工銷售,電話機器人不受環境、情緒、身體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一天能撥打2000通電話以上,而且永遠穩定的標準化進行工作,還會將電話溝通的結果按照客戶意向度進行分類,完全是真人式發音并且主動分析客戶對話的語義,幫助企業減少80%的重復勞動,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