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就是為了懶才設計制造出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懶字當頭是人類科技不斷前進的動力。
●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習了解機器人是國家戰略層面上的需要。我國的“工業4.0”時代,中國工業機器人一定要有一個值的提升,這是國家領導人早已列入國家戰略層面考慮的問題。中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充分說明了如何破局。因為中國的國情不同,所以定位與德國的“工業4.0”有不同。
●“工業4.0”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它的核心一切都是智能,這樣,它會對中國國情在一定時期,產生巨大影響。因為中國是世界上一個制造大國,所以說“工業 4.0”不僅僅影響中國的經濟,也影響整個中國未來的發展。不過,中國有對機器人需求的大市場,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之所以能有如此迅速的增長,主要靠新一代們的接力賽。
●“中國制造2025”提出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發展戰略方針。德國則由制造強國向超級制造強國轉變,而中國則是要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邁進。
●如今“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成為社會各界廣泛熱議話題。近些年來,中國機器人行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順勢而為地迅速發展;一直保持著35%的增長率,遠高于德國9%、韓國8%和日本6%。雖然,機器人是“工業4.0”最基礎的設施之一;但是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密度僅為30臺/萬人智能化,相比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的相距甚遠,與工業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韓國(437臺/萬人)、日本(323臺/萬人)、德國(282臺/萬人)相比之下,差距更大。
●“工業4.0”的實質就是利用現代智能高科技互聯網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肮I4.0”是德國人在2013年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推出來的;其意思是指利用物聯網信息系統智能化,將生產中的原材料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能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的個人化的產品供應。簡單地說就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
●工業機器人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其表現形式有以下幾點:
(1)勞動力的供需矛盾。主要體現在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在很多產業,尤其在中低端工業產業,勞動力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這對實施“機器換人”計劃提出了迫切需求。
(2)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隨著全球制造業轉移的持續深入,先進制造業回流,我國的低端制造業面臨產業轉移的風險,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的制造模式,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升企業發展效率,提升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而工業機器人的大量應用,是提升企業產能和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
(3)國家戰略需求。工業機器人作為高端制造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附加值高,應用范圍廣,是我國先進制造業的必經之路。
●綜合上述,由于“機器人學”的門檻要求很高,各種基礎知識縱橫交錯,而且學科之間的依賴程度眾多。所以真正培養出來一名出色的機器人專業的工程師比較困難。不過泱泱大國人口眾多,每年從高校的學生中的確出來不少機器人專業的高手。至于提問者所說的青少年學習機器人的利與弊,似乎有一點杞人憂天的嫌疑。學習的方式方法與類容與范圍太寬廣,則需要自己量體裁衣的量身定制。
以上為個人觀點,這里僅供頭條上的閱讀者們娛樂一下。
知足常樂于上海2019.10.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