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bug被薅200億?薅羊毛占便宜小心違法》
摘要:所以,便宜不是“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的。畢竟如果因為占了點小便宜,而被起訴的話,傳出去真是顏面掃地……
新年新氣象,沒想到拼多多竟然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新的一年里上了熱搜……
事件經過和進展
據媒體報道,從20號凌晨開始,拼多多出現了一個超級大bug,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優惠券。有人已經領了上千張,也許是善心大發慷他人之慨,也許是為了法不責眾為自己尋找后路,隨后將此bug公之于眾。于是大批用戶開啟了薅羊毛(即通過bug領取優惠券)。
最早網傳拼多多一夜之間被薅了20000000000(200億)的羊毛(拼多多的市值是200多億美元)。難道拼多多竟然是以這么一種形式倒下嗎?
20號中午12時55分系統,拼多多的官微發布聲明,表示實際被獲取的優惠券價值為千萬元,而并非網傳的200億。
同時,對于有網友曬出與拼多多客服的聊天記錄(即拼多多客服稱此行為已違背用戶協議,希望用戶如數歸還,否則將在14個工作日內提起訴訟),拼多多向@新浪科技表示這也是謠言,圖片是PS的。
據最新消息,拼多多已經下架了所有優惠券,并給用戶發放了5元的無門檻代金券(是不是對所有用戶都發放暫時不確定)。
事件影響
拼多多因BUG被薅羊毛的事件,在多個媒體平臺上了熱搜,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而現在不少眼睛就盯著拼多多如何處理那些已經被使用的優惠券以及對應的使用者。
如果處理方式太輕,拼多多自身要承擔千百萬的損失;而如果處理方式過重,很可能會讓拼多多陷入輿論風暴,口碑下滑。這就是危機中危。
但如果拼多多能恰到好處地處理此次事件,并借此熱度做一個正面的品牌營銷,那么還有可能讓拼多多收獲一波口碑和用戶。這就是危機中的機。
法律相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也就是所謂的不當得利。比如常見的貨車翻車,眾人哄搶貨物的行為,也均屬于不當得利。
在這起“拼多多BUG被薅羊毛”的事件中,無論用戶是有意還是無意,利用拼多多BUG獲取優惠券的行為,均屬于不當得利。
因此,用戶原則上應返還該優惠券(未使用的優惠券已被系統回收)。而倘若該優惠券已被用戶使用,則用戶原則上應當返還等價的金額。(那些用優惠券充值了大把話費或Q幣的用戶的確應該瑟瑟發抖了……)
不過,以上說的是原則上,而實際上,對于一些只占了一點小便宜的用戶,拼多多有可能睜只眼閉只眼就過去了,不會過度追究,不然會給拼多多造成更多的聲譽損失。
不過對于那些惡意大量薅羊毛的用戶,拼多多為了追回損失以及殺雞儆猴,估計會通過協商或訴訟的方式趕盡殺絕。
所以系統,便宜不是“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的。畢竟如果因為占了點小便宜,而被起訴的話,傳出去真是顏面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