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to C 還是 to B ?先說說 to B 的電銷。
1、準確的目標客戶資料的準備
找到相對精準的目標客戶,是保證銷售成功率的基本前提。找什么類型的客戶?通用方法是按行業查詢,千萬不要盲目的“廣撒網”,溝通是有慣性的,對某一個領域的熟悉電銷,也是銷售提高成單率的關鍵。(給你介紹一個實用小工具,“Cubiz”小程序,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某行業的企業,而且信息很全面,完全可以滿足銷售對客戶了解的信息需求,另外,它還可以支持基于某成功案例的企業,幫你找到和該企業業務相似度很高的企業。)
2、銷售人員的業務培訓
電銷是非常考驗溝通基本技能的,要在20秒左右的時間,引起客戶的興趣。常用方法都是按照標準話術進行培訓電銷,甚至要求銷售原樣背誦,希望復制某種最有效的話術。對于一些新入行的銷售來說,是個方法,但是違背了銷售這種個性化很強的工作性質。沒有任何一套話術可以包打天下,也不可能每個銷售都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如果太機械化的強調執行,銷售本來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工作,就變得乏味無趣,客戶也能在第一時間聽出來是標準化培訓出來的,無任何感情色彩和特色(甚至有可能被誤認為是機器人哦)。建議還是要提倡更多的個性化元素,把原理性的知識點教給銷售,讓他們去自主思考,歷練出一種自己的風格。
3、管理方法的改變
一般情況下,電銷都是考量取勝,所謂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是如果管理的工作僅僅把眼光放在量上,那對銷售的成長和團隊穩定性,甚至對最終的業績產生都會產生影響。基本的工作要有要求,但更多的還是關注他們的溝通過程,分析目標客戶是否匹配,溝通細節是否需要優化,讓銷售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幫他們成長,而不是當成一個打電話的機器。
針對 to C 的電銷,核心的差別還是在客戶資料獲取方面,很多團隊可以通過很多途徑獲取到目標客戶的信息。個人客戶與企業不同,很難通過公開渠道了解到目標客戶的其他信息,傳統方法只能靠海量篩選的方式進行,目前也有很多通過機器人的方式進行篩選,表面看量起來,但是實際上對銷售業績的幫助并不是特別大,而且還影響了自身銷售人員的成長。比較理想的方式,還是要對不同渠道獲取的客戶信息進行基本的分析,了解到目標客戶可能的基本特征。比如:某團隊獲取到所有寶馬車主的信息,不要馬上分給銷售,而是要對這些車主做一個基本的分析,性別、年齡、職業背景等等,然后做好分類,不同類型的客戶,采取的溝通方式肯定不同。當然,如果得到的信息僅僅只有姓名和電話,那只能靠經驗進行判斷,這部分客戶資料中,最有可能成為的客戶的是哪一類人,然后按照這一類人的溝通風格制定溝通策略。
電銷看似在銷售工作是最初級的那種銷售,但是實際上對銷售技能的要求一點兒都不低,還是要盡可能的精細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