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年,互聯網沒有這么盛行、全國的創業氛圍的時候沒有這么濃的時候,職場上流行一句話,能晉升成為老板的有3類人。第一類:銷售總監、第二類CFO財務總監、第三類CTO技術總監。
為什么是這三個職位?
很簡單,這三個職位掌握著一個公司的銷售、財務、技術這三大核心,是一家公司必不可缺的3大角色,這也就是一些大公司老板的晉升來源于這三個職位原因。
從這個角度看,并沒有什么銷售出身比技術更適合當老板這么一個說法。
再反觀現在萬眾在創業的一個市場環境,很多90后、95后從剛畢業就開始創業,而且創業很成功。他們并沒有從事過什么銷售或者技術的職位,那又怎么能說是銷售比技術更適合呢?
有一點,如果從現代新的視角去觀察,不論銷售還是技術,亦或者其他,一個人要想當老板,并且當一個成功的老板,是有一些規律或者說特質可循的。
一、足夠且可持續的熱情
這廝當老板或者作為領導者必須具備的一條素質。無論是創業還是經營一家工作,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特別是創業的老板。
相信大家聽了很多創業的案例:比如**老板,在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當整個團隊士氣不夠的時候,他是怎樣憑借自己的熱情去影響大家,最終解決困難。
可見銷售,一個老板,只有有足夠且可持續的熱情,才能在所有人都要放棄的時候還能堅持銷售,還能帶動團隊去行動。
二、獨立的判斷力和超強的執行力
一個公司的老板猶如船上的舵手,掌握著整個船的行駛方向,所以這個舵手必須具備獨立的判斷力,否則整個團隊將會在一條錯誤的航線上前行。
其次現在的市場環境,復制和抄襲來的如此之快,想法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所以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要想在市場上占領一席之位,必須要快,沒有更多的捷徑。
所以一個老板,必須要有超強的執行意識,可以在市場上試錯,但不能在”實驗室“中完善。
三、一個值得信任的團隊
無論是銷售、技術,亦或者其他職位去做老板,都將不會是一個人的事。之所以大家認為銷售更適合當老板,無非覺得銷售溝通能力更強,更適合這個社會和這個市場。
但誰又說老板非要自己溝通能力很強。任何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長板和短板,如果自己的短板暫時無法補足,那就要找更適合的人來彌補,而且往往團隊形成的力量大于個人。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老板,是什么職位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具備老板應該具備的一些素質和能力,有沒有搭建一個強有力且愿意跟著你一起干的團隊。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干貨與成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