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當然可以學做電商,并且一定要學做電商!鑫西蘭的理由如下。
一、農民是農村電商重要的參與者、是最重要的一環
不管是傳統電商平臺還是現在的三農自媒體,不管你有多強的帶貨能力、銷售業績有多好,終歸到底,農產品是要靠誰種的?農民!農產品由田間地頭到打包電銷,要靠誰來完成?農民!農產品基本的品控是誰來完成的?農民!
并且最重要的一點,雖然現在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遍地開花,但是咱們國家的農產品種植基本組成單位還是:農民!
我們這些電商團隊并沒有實現真正的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因為我們代替農民做了一些事。如果我們能吃到某個地方農民自己通過電商賣出來的一箱農產品電銷,這個夢想才算實現。農民自己通過電商賣農產品,當然可以賺多一點錢。因為又少了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就是我們這些從事電商,但又沒有自己種植基地的人。
二、農民可以通過電商由傳統農民升級成新農民
農民為什么不賺錢?因為傳統農民掌握不了最新的供求信息,也得不到最新的銷售數據。農民所采購的農資、農具等在當地基本都是屬于壟斷性質。但是電商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的農民打開智能電銷機器人,點開一畝田、惠農網等專業的農產品APP,就能查到最新的農產品供需信息。再也不用受中間販子的控制,至少不會讓他們牽著走。
有一些農民還在這些軟件中上傳了自己的農產品信息,達到了一個基本的電商操作。
掌握信息,肯接受新事物的就是新農民,新農民是不會被淘汰的!
三、目前三農自媒體鼓勵農民做電商
這個以今日頭條為例,頭條辦了好多活動來鼓勵農民自力更生。一些種植技術類、養殖技術類的文章是受到頭條扶持的。并且,農民可以有多種方式來展現自己。微頭條、文章、問答、視頻、直播等,頭條還有好多類似扶貧達人這樣的活動。他們沒有身份限制,并且鼓勵農民參加。我接觸的一些加了V的朋友,都是普通的農民。并且有了一些粉絲基礎,也有了一定的帶貨能力。
四、農民做電商需要注意的事情
1、多學習、多問,一些電商平臺涉及到交錢的,要多個心眼,農民的錢來之不易。
2、農民不要怕展示自己,一些網紅就是農民。大膽走出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順理成章。
3、農民做電商,要有品質意識,要能掌握貨源。特別是品質意識,是很多人忽視的問題。
4、要多參加一些電商知識的培訓,多看一些其它網紅的視頻學習經驗。但是要經得起誘惑,不能拍一些粗糙的內容。展現最真實的農民生活就好,不要刻意的去包裝自己。
其實只要讓農民嘗到甜頭,是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自己做電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