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行政區劃:
目前合肥市有9個區,分別是:蜀山區、包河區、廬陽區、瑤海區、政務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濱湖新區、新站區。
合肥市下面還有三縣和一個縣級市: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及巢湖市。
各區功能如下:
▼廬陽區關鍵詞:老合肥、國家級中央商務區、老城區改造
●改造壽春路、阜陽路、蒙城路等,提升老城面貌;工大北區、雙崗老街計劃整體開發;老舊小區進行改造。
●對古城墻、古戰場等歷史資源將復原,或規劃整體保護。考慮在大東門復原一段古城墻,古戰場、省博物館、龔家祠堂等也將修復,淮上酒家這樣的老字號也計劃重出江湖。
●打造國家級中央商務區,推動長江中路復興,打造引領全省的商貿服務核心集聚區以及打造全國知名的特色文化集聚區,形成北一環金融服務集聚區。
●興建大量新型商業體,如銀泰二期、蘇寧云商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萬科商業綜合體;四里河路商業街、肥西路奧特萊斯、海棠商業中心;三孝口片區將打造地鐵樞紐型商業。
●計劃新建、擴建19所中小學,新建29所幼兒園,建成合肥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暨廬陽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廬陽高級中學改建為寄宿制高中。
●興建更多的體育公園,計劃有淮北路體育公園、廬陽區體育公園(勞模公園)、菱湖體育公園、逍遙津體育公園等。
▼蜀山區關鍵詞:生態、西城建設
●打造180平方公里大生態圈,貫穿南淝河、匡河、十五里河、董鋪水庫、淠河干渠、滁河干渠;并謀劃建設廬州公園蜀山段。提升多條道路綠化,建成7公里城市綠道,打造合六路蜀山段17.5公里森林長廊。
●加快合肥西部新城建設,推動以小廟鎮為重點的西部綜合開發。
●優化提升三里庵、新南七、政務區商圈,加快打造西七里塘地鐵商圈、大鋪頭商圈,培育打造合肥高鐵西站商圈。
●老舊小區將迎來整治,開建8條道路。完成軌道交通3號線、206國道、清溪凈水廠、清一沖和清二沖市政排水、江淮運河等重點項目征遷。開工建設社崗路、植物園南路、玉鏡路、安豐塘路等支路網項目8個,在小廟鎮內修建3條農村水泥路。
●新建1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 9個服務站;推動小廟鎮公辦養老院整合提升,逐步實施城鎮“三無人員”集中供養。
●完善中小學布局,加快建設多所中小學,加強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大力興辦公辦園,發展普惠園。
▼包河區關鍵詞:合肥核心功能區、安徽新中心、生態旅游、國際化
●爭創1個國家級開發區,服務業增加值和社零總額躍居全省第1,GDP增速達到10%以上,財政收入增速達到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萬美元左右,綜合實力挺進“全國40強城區”。
●重點發展金融商務、文體旅游、會展及要素交易、健康服務、生活居住、數字信息、創意設計及廣播影視、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汽車等“八大產業”。
●發展互聯網+創意農業、采摘、綠色有機、特色田園民宿等,著力打造東大圩、牛角大圩、大張圩。
●重點保障大樞紐建設,合肥南站南廣場及繞城高速下穿、全省最大汽車客運中心、城際鐵路站等規劃建設;推進上海路、巢湖南路、錦繡大道等建設,建成東大圩13條循環道。
●發展國際旅游,發揮萬達文旅城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海洋主題公園、電影主題公園、水上飛機等項目落地建設,引爆環巢湖旅游。
●謀劃國際體育主題公園,辦好國際馬拉松、世界鐵人三項賽半程鐵人賽以及足球、冰球、帆船等國際賽事。
●引進國際學校,密切與重點院校、知名企業和國外著名教育機構合作,建設金融學院、軟件學院、創新學院和國際學校等。
▼瑤海區關鍵詞:老工業區改造、產業轉型
●以馬合鋼廠區為中心,規劃打造約10平方公里產城一體創新發展區呼叫中心外包服務,完善片區支路網微循環。
●新建明皇路小學等項目,完成郎溪路小學改擴建及市屬三校改造工程。
●未來五年預計將累計新增就業超過6萬人。實現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2016年,全力建設幸福家園二期等17個復建點項目,規劃建設裕興家園等16個復建點項目。
●精心打造六個特色街,包括大通路美食街、裕豐花鳥市場特色街、和平盛世特色商業街、銀屏生態文化街、木灘特色商業街和清明上河民俗文化街。
●構建以瑤海灣公園、花沖公園為核心,由板橋河—南淝河、二十埠河、小板橋河3條生態綠化廊道等組成的綠化框架;推進明光路等主干道綠化提升項目。
●到2020年,瑤海的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將全面完成,并進一步提升老工業區交通、服務,整合優化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
▼新站區關鍵詞:新型顯示產業、創新
●依托京東方(BOE)、彩虹、樂凱、康寧、三利譜等龍頭企業,全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世界級產業基地。
●建設“一楔兩廊三帶四核”生態綠地體系,包括二十埠河生態廊道、少荃湖環湖公園、鐵路公園、高教基地帶狀公園、滁河干渠沿線生態廊道,打造國家級生態示范園區。
●生產總值力爭突破800億元,財政收入力爭突破100億元,形成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安醫四附院(東區)今年建成運營,是合肥北部最大的三甲醫院。加快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京東方數字醫院三座醫院和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打造“十分鐘就醫圈”。
●力爭在全市率先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到“十三五”末,新建6所公辦幼兒園,擴大普惠式民辦幼兒園覆蓋面。引進馬克漢姆國際學校,計劃于2017年9月開學。
●到“十三五”末,新增5萬個以上就業崗位。同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規劃建成安置房4萬套左右。
▼高新區關鍵詞:西拓、光伏產業
●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爭取達到850億元,年均增速11%;工業總產值將達到2500億,年均增速10%;全口徑財政收入也將達到136億元。
●全面推動“西拓”空間擴展,將以方興大道西側片區30平方公里范圍用地為重點,完善基礎設施與產業布局。
●建設世界級光伏產業集群呼叫中心外包服務,打造中國IC之都、“中國聲谷”和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生物產業集群,爭取新獲批省級以上戰新產業集聚示范基地3—5個。
●建設國際性開放平臺,將建設中德(合肥)、中韓(合肥)產業園、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產業轉移中心等開放平臺。
●今后五年,高新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0%,城市污水處理率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公園綠地總面積達到1500公頃,城市人均公共綠地20平米。
●到2020年,合肥高新區城鎮化率將達到90%以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將提高到37500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將達到100%,義務教育機構總數25家,醫療衛生機構總數50家。
●集聚高端醫療資源,推進“智慧醫療”發展,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預防控制體系。
▼經開區關鍵詞:空港示范區、人才資源
●空港示范區成為安徽對外開放的新平臺。依托建設航空港,建設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等指定口岸,綜合保稅物流中心(B型),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高地。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積極推進生態恢復與環境保護工程建設,著手建設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雙重體系,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宜業宜居的生態化園區。
●用足用活“大學城”得天獨厚的資源。利用優良的高校資源,強化人才要素供給。
▼政務區關鍵詞:金融、教育
●政務區擬建中小學4所。分別為在奧體中心西側新建奧體小學,市中院南邊新建西園小學南區分校,省文博園新建五十中新區分部,紅四方集團范圍新建祁門路小學。
●未來有望在政務區建設一個金融博物館,建成后這將是全省的第一個金融博物館。
▼濱湖新區關鍵詞:國家級濱湖新區、旅游
● 建成全國首個國家旅游休閑區:建設濱湖旅游集散中心、為自駕車建設營地、在環湖岸線規劃3-4公里親水木板路、重點發展“畫家村”、“藝術村”、“水街”等休閑業態…努力把半湯、湯池打造成中國一流的養生、養老示范基地。
● 創建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加快建設合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目前規劃范圍包括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肥東縣、肥西縣的部分區域,總面積491平方公里。
● 規劃高端國際學校
濱湖計劃新建高端國際學校。金融后臺基地的隊伍將“擴容”,中信銀行、中華聯合保險、中國人壽都有意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