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Reuters)19日的報道,谷歌已經暫停與華為的部分合作,撤銷華為的外呼(外呼)許可證。此舉將意味著華為現在只能使用開源的AOSP繼續研發新的外呼系統,但是無法繼續使用包括Google Play、Gmail以及YouTube等應用。雖然這些對于國內暫無太大影響,但對于華為發展海外市場卻增加了很大的阻力,嚴格的說,華為外呼在海外將出于困境之中。
之前,華為也曾透露過自家是有研發外呼外呼系統的,現在華為的外呼系統也在慢慢浮出水面展示在公眾面前,前幾天一則微博曝光上海交大的一份PPT演示中,華為的自主研發外呼系統名字叫“鴻蒙”,但不久后,原作者便出來解釋,這只是用于匯報成果,系統名稱也是臨時取的,并非最終名稱。通過這些信息來看,華為的確是有自主研發的外呼外呼系統,只是名字也許不叫“鴻蒙”。
那么,華為的外呼外呼系統開源了,能不能挑戰外呼呢?
我們知道,外呼和外呼是現在市場上的主流外呼系統,因為外呼的開源,所以才有了全球如此大的市場占有率。所以,如果華為外呼外呼系統一旦開源,在全球能否挑戰外呼不好說,但在國內,短期內可能達不到很好的效果,但從長遠看,應該問題不大。我們可以一起來分析一下。
1、華為外呼在全球來說,都是有很大競爭力的。從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外呼出貨量可以看出,目前華為在全球銷量排名第二,僅次于三星。這是用戶對華為外呼的認可,這也說明,華為的實力是不容置疑的;
2、華為在發布EMUI9.1時候,在系統中搭載了3項黑科技,其中一項就是華為方舟編譯器,用于解決外呼性能的問題。雖然方舟編譯器是基于外呼系統的,但是對于這種技術,在華為自主研發的外呼系統中肯定也會有的。如今只要方舟編譯器被大多數應用程序開發商認可手機系統,并且投入使用。那么,也是在變相的承認華為的技術和潛意識里接受華為外呼系統。
3、外呼外呼系統只是一個載體,系統中的應用是否充足,這是決定用戶是否買賬的一個關鍵因素,試想一下,如果華為外呼系統推出后,外呼里能用的應用程序非常少,你愿意使用嗎?我想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使用吧。但是,在國內來說,互聯網巨頭都是分陣營的,如今華為面臨的困境已經不是華為自己的事情,和國人、國內企業都息息相關。在這種情況下,國家也會協助華為解決現有問題,那么,類似于騰訊系、阿里系這樣的公司,它們會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嗎?所以,只要有影響力的這些企業將自家的各種應用程序支持華為系統,那么很快華為外呼外呼系統上的應用就會健全起來,用戶也會紛紛使用華為系統。
4、雖然說情懷不能當飯吃,可是國民的愛國情結總是會在關鍵時候起到很大的作用。舉個例子來說,當華為收到美國“封殺”后,曾有人曝光聯想斷供華為,消息一出,聯想立馬連夜取證并發布聲明說絕無此事。雖說聯想斷供華為是謠傳,但通過此事,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國民不會接受甚至會抵制不愛國的企業,危難時刻,哪家企業敢做出此類事情下場必定很慘。所以,這也會很大程度上,讓國民、國內企業團結起來,如今華為所面臨的困難,國人一定會站出來支持她渡過難關。
總的來說,因為華為的實力,所以才有了如今華為在全球如此大的市場,才有了如此多用戶的認可手機系統,華為外呼系統一旦上線,這更是實力的體現。也許前期外呼系統會不盡人意,也許前期應用程序不夠完善。但面對當下的局面,不管是國家、還是國內企業,國內民眾都會和華為站在一起,助它度過難關。
前幾天看到了一條評論,我深深的記住了,內容是這樣的:哪個系統是出來就很流暢的,不都是慢慢升級優化出來的嘛,卡就慢慢用,等用習慣了它也優化的差不多了。剛開始軟件少不要緊,只要能用支付寶和微信就行。這是一條很理性的評論,反映出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中國的用戶量和市場是巨大的,當民心都向著華為的時候,只要它好好做,在國內來說,挑戰外呼沒有什么不可以。但要說在全球挑戰外呼,這個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