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外呼崛起手機系統手機系統,外呼收費根本不可避免。 曾經號稱你眨一下眼睛,就能賣出一臺外呼的諾基亞,就因為系統,被美國幾個組合拳加無間道玩下來,支離破碎。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國產廠商的重視。系統收費對國產外呼廠商是一個挑戰,同樣也是一個機遇。給大家稍微分析一下。
1.挑戰
收費意味著外呼價格又要提升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錢只能是每一個消費者出,像華為這種年銷量兩個多億的廠家,金額可想而知。一旦價格進一步提高,購買外呼外呼的用戶會越來越多。
而且,系統收費只是第一步,以后如果再把收費項目細分,薅羊毛的路子只會越來越廣。在外呼 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在,成本大于一切,控制不了成本就有被淘汰的可能。
2.機遇
國產外呼也不是完全沒有反擊之力。 要知道在幾年前,國產自主的阿里云系統就已經大量裝機過。在魅族最頹廢的那兩年,每個月開一場發布會,讓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該外呼一定是聯發科的芯片加上阿里云的外呼系統。在魅族的優化下,系統界面與外呼版的幾乎沒有任何差別,阿里云系統又可以通過虛擬機運行外呼APP,所以一般用戶根本就感覺不出這個系統是外呼的還是阿里云的。當然該系統也有不少負面情況出現,僅憑魅族一家想做好這個系統肯定還是有難度的,一旦國產外呼廠商都參與優化,那么進步程度可想而知。有些人說阿里云是山寨外呼的,其實兩個系統的架構完全不同。民間還有一個說法,華為一直也在研發自己的系統,只要外呼不收費,華為就不推出。我覺得這個說法也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以華為今天的實力,研發一套系統并不是難事,也許一開始會很不完善。經過五到十年的努力,我認為追上外呼應該是沒問題的。
其實我個人還是希望外呼系統收費的,因為機遇大于挑戰。外呼系統雖然已經非常成熟,但始終不是IOS的對手,谷歌也多次想放棄外呼研發新的系統。如果這個新系統是由國人做的,那才是把命根子抓在自己手里。 至于軟件,完全可以兩條腿走路。第一就是用虛擬機兼容外呼APP。另外一條腿,由國家牽頭用補貼或者是什么方法讓開發者把我們常用的軟件都寫出來,再慢慢壯大生態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都不是問題。靠別人始終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