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熱持續多年,雖然現在對于留學的門檻降低,機會與多年前比較,也增大很多,但出國留學費用卻一直沒有降低,尤其是北美等地區。父母賣房6年花200萬,結果孩子學成回國求職薪資兩千元,其實本質上是如何看待留學和評估留學和歸國薪資的心理預期。
一、理性看待留學
現在留學與90年代初不同,那時候只有通過國家機關或者高精尖人才才能有機會出國深造,并且移民機會大,國內留學回國機會也相對較多。現在留學熱居高不退,留學門檻降低,機會增大,留學由國家,或者說項目行為轉變成個人意愿,已經不能完全是提升自我能力和增大背景和含金量的行為留學,更多的是一種自我選擇,感受留學,和學習。
二、根據家庭經濟條件評估學否選擇留學
父母賣房,6年花費200萬出國留學,確實讓人唏噓。數目不小的留學費用讓很多經濟條件普通的家庭不得不望而生畏。留學是很多學子的夢想,能出國感受接受國外教育,并且感受國外文化,學習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目標和夢想也要有經濟的支撐,畢竟出國留學還有生活,如果在經濟能力承受范圍之外,還是理性分析和選擇。
三、留學回國不等于高薪就業
現在很多人把留學當做鍍金的方式,想通過留學,回國獲得更好的機會和更高的薪資。其實留學與能力不能劃等號,留學回國也不意味著能夠高薪就業。理性看待留學,更多的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經歷和感受,當然也不乏優秀的學子,回國后能有更好的發展。但把留學當做鍍金的方式,就難免有不合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