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軟交換技術和相關標準本身還在逐步地發展和完善,軟交換設備軟件系統的體系結構應能夠很好地適應這一動態發展特性。因此,UniNet軟交換設備基本的設計思想是創建一個可擴展的、可剪裁的、分布式的軟件系統,這種體系結構能夠通過對不斷出現和變化的標準進行無縫升級、快速合并,來提供投資保護。
為了滿足軟交換設備應用的種種復雜需求,軟件系統的核心結構必須具備通用性及靈活性以容納所有的功能并支持將來可能出現的需求。而這種通用性和靈活性需要通過滿足兩個基本的需求才能獲得:一是要提供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內核以滿足核心需求,二是要向軟交換設備框架外圍的其他實體提供通用的接口。其中核心部分至少需要提供以下功能:
? 呼叫處理和連接控制;
? 業務觸發機制;
? 面向業務控制的接口。
因此,UniNet軟交換設計思想中有一個基本方面就是:通過一個規范的模式,也就是一個標準化的多方呼叫/會話模型,實現隱藏核心呼叫/會話處理和控制細節的要求,以達到抽象信令和同步通信協議,并封裝它們的實現過程的目的。對于一個系統的發展和改進而言,這個多方呼叫/會話模型意味著,它應能夠適應未來新出現的協議及調整后的改進協議,以及那些由不同的廠商開發的協議的特殊實現形式。
在這方面,可供借鑒的是IN-CS2(智能網能力集2)的BCSM(基本呼叫狀態模型)。為了提供傳統電路交換機中的呼叫控制和業務交換必需的功能,IN-CS2為大部分傳統電路協議和接口定義了一個穩定的呼叫模型,并已經投人市場應用。經過長時間的考驗,該模型已經相當成熟。然而,IN-CS2呼叫模型本身并不能滿足軟交換系統對功能和性能的要求,比如,為支持基于分組語音的協議,需要定義更高級的處理規則以及更為簡便的業務控制接口。因此,基本出發點應該是在軟交換設備內部以IN-CS2呼叫模型為基礎,并對該模型進行擴展以提供IN-CS2本身不支持但在軟交換結構中必需。從業務控制的角度,為支持傳統智能網業務,軟交換設備核心部分必須提供IN-CS2接口(即INAP接口),此外,軟交換還需要支持ParlayAPI接口,以及本地業務邏輯接口。支持這些接口的方式有兩種:
? 提供一個綜合所有接口的超集,包括IN-CS2接口及相對簡單的Parlay接口中所有的消息/API和參數;
? 分別提供兩種不同的業務接口,一種是類似IN-CS2的面向消息類型的接口,另一種是類似Parlay的面向對象類型的接口。
根據我們的研究,ParlayAPI包含的主要呼叫控制和連接控制接口(包括多方呼叫控制接口MPCC以及多方多媒體呼叫控制接口MMCC)都可以從IN-CS2的INAP操作集中繼承獲得,因而軟交換設備的設計可采用前一種方式,在IN-CS2接口的基礎上開發一種供各種外部業務接口使用的業務指令超集。另一方面,為保證軟件系統的模塊化結構以及日后的擴展性,Uninet軟交換設備的設計實際上采用了上述兩種方式的綜合模式。在內部的業務指令超集的基礎上,再分別提供兩種對外的獨立接口模塊,分別實現內部業務指令接口與IN-CS2的INAP接口以及與ParlayAPI接口的映射功能。
UniNet軟交換設備的功能結構就是圍繞這種核心結構建立起來的 ,它的特點在于:
(1)圍繞一個抽象的呼叫模型建立核心子系統,其核心的呼叫控制功能基于IN-CS2的分離呼叫模型,定義了一套單純的基本呼叫控制接口用于與外部信令協議的交互,并對CS2呼叫模型進行擴展以適應新的分組協議,將部分狀態進行簡化以避免CS2中煩瑣的處理過程,并且核心呼叫控制也針對承載控制需求進行了改進,提供了針對承載控制的抽象接口,可以應用于分組側及SCN側的承載控制。
(2)外部的每一個信令/協議消息或事件都在協議適配子系統被轉換成統一的內部接口指令。這種結構有助于更方便地為軟交換設備添加新的協議,只需要添加新的適配模塊來轉換信令消息及業務相關的消息和事件。同時,這種內部的呼叫控制接口既適用于通過模擬事件激發的業務調用,也適用于基于數字消息的業務接口。
(3)軟交換設備內的承載控制功能為媒體單元提供了抽象的接口,通過網關控制協議適配器可以將之轉換為標準的MGCP及Megaco接口。承載控制功能支持SCN終端、IP終端以及這兩種終端的結合,既支持IP終端之間的直接承載連接,也支持通過軟交換媒體單元進行的連接。承載功能也可以支持SCN、IP終端之間以及混合這兩種終端的會議功能,同時還支持多種媒體連接的建立模式(如快速連接及分離的媒體協商過程)。
(4)在軟交換設備內部,支持兩級業務控制和業務管理接口。這兩級接口通過業務交換子系統的適配,對外提供針對SCP的INAP協議接口、針對Parlay應用服務器的呼叫控制接口以及針對SIP應用服務器的業務接口。所有這些接口都可以并行提供,由不同的接口提供不同的業務,或者由不同的應用服務器向不同的用戶提供業務。也可以采用這些內部接口構造更多的業務接口適配器來與網絡內其他業務組件交互,如基于TCAP的業務或基于JAIN的應用服務器。
(5)UniNet軟交換設備還為網絡內的其他功能組件(如H.323網守、SIP位置及注冊服務器、鑒權服務器等)提供了抽象的接口,而且這些接口還可以被軟交換設備用于與移動網中的HLR進行交互,以獲得位置或用戶信息。軟交換設備內部也采用相同的接口與類似的嵌入式功能進行交互。因此,UniNet軟交換設備提供了可配置的選項,可以在本地提供這些用戶業務數據功能,也可以山網絡內的其他組件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在這種通用并可擴展的體系結構及接口的基礎上,UniNet軟交換設備能夠支持更多高級的業務和特性。采用相同的實現方式,可以圍繞這類體系結構靈活實現不同類型的軟交換設備,如固定軟交換、移動軟交換以及多媒體軟交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