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網上的軟交換技術的應用在初期階段主要體現為將傳統電信業務從專用TOM承載向IP/ATM承載的多業務傳輸網絡的轉移,并借助接入網關完成網絡層業務傳輸的分組化,實現控制與承載的分離。之后,固定網上的軟交換將實現真正的IP業務特性,用戶以SIP/H.323智能終端的方式接入軟交換網絡,網絡體系結構和業務的提供方式基于全IP的承載網絡。
一. 固定窄帶軟交換的應用方式
PSTN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成為覆蓋全球的第一大通信網,這也決定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基于軟交換的NGN考慮得墮多的是如何與現有的PSTN窄帶用戶連接,以及如何為PSTN用戶提供更豐富的業務。依據PSTN業務發展的需求以及運營商網絡的不同狀況,固定窄帶軟交換(為了敘述方便,下文中把固定窄帶軟交換設備稱為語音軟交換設備)目前在固定網絡中的應用主要有兩種基本模式:長途應用和本地應用。
(1)長途應用(4類應用)
針對長途IP電話業務對匯接局、長途局容量需求激增,以及傳輸帶寬增加的情況,通過采用軟交換技術構建分組中繼疊加網絡 ,新一代軟交換將有能力成為PSTN匯接交換機(即4類交換機)的替代產品。窄帶軟交換在PSTN長途語音業務中的應用(也叫4類應用)是軟交換技術在通信網中的最早應用方式,也是目前最成熟的應用模式。利用No.7信令網關和媒體網關直接提供高速的分組數據接口,大大減少傳輸網絡中低速交換連接設備的數量,通過對語音進行靜音抑制和話音壓縮,降低了網絡傳輸成本和帶寬需求(可以節省近60%的傳輸資源),從而滿足對現有的長途局和匯接局的擴容要求。
(2)本地應用(5類應用)
語音軟交換在PSTN本地網中的應用模式主要是在多種多樣的接入方式條件下(例如DSL、Ethernet、Cable、WirelessLAN、雙絞線等),實現分組語音的本地接入。從某種意義上講,它不僅完成了端局交換機(即5類交換機)的替代,而且為終端用戶提供了數據和語音的綜合業務,并可以在業務層提供增強型業務。
二、.固定寬帶軟交換的應用方式
隨著下一代網絡帶寬和服務質量的迅速發展,多媒體業務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所謂多媒體,就是指多種媒體(包括文本、圖片、動畫、視頻和聲音)存同一業務中的綜合應用。多媒體業務的類型有多種模式,固定寬帶軟交換(同樣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把固定寬帶軟交換稱為多媒體軟交換)主要是為提供以下類型的業務和應用而設計的。
? 會話式多媒體業務:在兩方或更多方之間同時使用多種媒體進行的對延遲敏感的實時多向通信,如可視電話或視頻會議。
? 組合式多媒體業務:會話業務結合信息相關應用,如數據傳輸、目錄信息或基于位置的業務(例如業務和白板的調用);
? 會話業務與其他多媒體業務組合:如在線游戲結合可視電話或3D電話會議,組成包含社交活動的有趣而豐富多彩的業務。
所以多媒體軟交換主要用于控制實時多媒體信息的交換,其典型應用方式有兩種:點到點的多媒體業務應用,以及點到多點的多媒體業務應用。
(1)點到點的多媒體業務實現方式
點到點的多媒體業務與普通呼叫一樣,依然是一個主叫用戶和一個被叫用戶共同參與完成的呼叫過程,只不過其媒體流同時包含語音和視頻(或者還包含數據)而已,如圖1所示。
點到點多媒體應用
因此,對于多媒體軟交換設備來說,其控制過程和普通語音呼叫基本相同,只是在多媒體業務中對網關/終端的控制過程略有不同,比如,點到點的視頻多媒體業務增加了對視頻流的控制。從實用角度出發,點到點的視頻多媒體業務應該能與普通電話終端相互呼叫。由于普通電話終端不具有視頻功能,故兩者之間的呼叫必須屏蔽視頻多媒體終端的視頻能力,只采用純語音方式。這就要求多媒體軟交換設備能夠根據主被叫用戶,尤其是被叫用戶的終端能力來決定某一具體呼叫的類型。
(2)點到多點的多媒體業務的實現方式
點到多點的視頻多媒體業務即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會議。同樣,對于多媒體軟交換設備來說,其控制過程和普通語音會議基本相同,只不過媒體流可以同時包含語音、視頻和數據,因此控制過程更復雜一些。在軟交換網絡中,會議不再受到終端能力限制,所有終端都應能夠在多媒體軟交換設備的控制下參加會議。
下圖是一個軟交換網絡中具有不同媒體能力的終端參加的多媒體會議的實例,參加會議的終端有SIP終端、H.323終端、PSTN終端。為了實現對媒體流的控制,通常需要專用的會議服務器(或媒體服務器),充當媒體處理中心。當會議建立完畢,各個終端和會議服務器就建立好了邏輯通道,包括雙向語音、視頻邏輯通道和數據通道,終端發送以及接收音頻、視頻、數據等,將由多媒體軟交換設備根據多媒體會議的控制方式發送相關指令來控制。
點到多點的多媒體會議
會議的控制方式通常有主席控制方式和語音控制方式兩種。語音控制方式為全自動工作模式,會議服務器(或媒體服務器)將輸入的各路語音信號進行比較,選出最響亮的語音發言人,將他的語音和圖像等發送給其他會場。一般缺省方式是語音控制,如果終端向軟交換設備申請了主席令牌,則軟交換設備就會把會議控制轉換成主席控制方式。
概括地說,在軟交換網絡中多媒體會議業務有兩種實現方式:Adhoc方式和NonAdhoc方式。
Adhoc方式的會議,發起者不需要事先預定,而是直接通過呼叫軟交換設備,請求建立一個會議,然后由發起者把與會終端一一邀請加人會議中。一般來說,Adhoc方式的會議不需要專門的會議應用服務器。Adhoc方式由于事先不預留會議資源,而是由軟交換根據需要臨時動態分配,故可能由于軟交換網絡的會議資源不足而不能成功建立會議。不過,由于會議發起者可以隨時邀請任何終端加入會議、更改會議屬性,因此比較簡單靈活。NonAdhoc方式要求事先通過某種方式(一般采用Web方式)預定一個會議,軟交換網絡預先給會議預留資源,待到指定的時間,所有與會者可通過撥一個特殊的會議號碼加入會議(稱為Dial-in)或由軟交換設備呼叫其加入(稱為Dial-Out)。NonAdhoc方式的會議一般需要應用服務器的參與。應用服務器提供會議屬性的定制、會議的控制(如語音、數據的混合、圖像的切換等),并且會議建立過程中,每一個終端的加入都要通過應用服務器的認證。NonAdhoc方式由于事先預留會議資源,所以可保證會議的成功建立。但由于會議的各種屬性事先已經約定,不能更改,因此不夠靈活,比較復雜。
三.多媒體軟交換與語音軟交換的比較
由于軟交換技術自身的特點,多媒體軟交換的原理與語音軟交換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差別,兩者主要面向的都是會話型業務,后者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可以被前者繼承。因此,多媒體軟交換在核心控制功能上與語音軟交換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增加了對多種媒體處理的支持,在會話過程中可以添加或刪除媒體,其控制過程因而更加復雜。
總體來看,多媒體軟交換系統與語音軟交換系統的主要差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在接入層,所使用的終端設備和媒體服務器的功能不同,多媒體軟交換系統中的終端和媒體服務器的功能更強大。
? 在傳送層,多媒體軟交換系統所需要的網絡帶寬大大增加。
? 在控制層,軟交換設備需要對多媒體特性進行管理和控制,應能夠與多媒體終端進行語音/視頻編解碼的協商;應提供動態修改呼叫與連接的能力;應能夠控制多點處理器(MP)和多媒體終端建立/關閉語音、視頻、數據邏輯通道。
盡管可以把軟交換系統分為多媒體軟交換系統與語音軟交換系統,但實際上,軟交換技術的特點使其從一開始就具有對多媒體應用的支持能力,或者說,多媒體處理能力是軟交換技術的基本能力之一。
? 從網絡結構上看,將媒體處理與呼叫控制相分離,多媒體特有的信息處理功能在媒體服務器及智能化的終端設備中完成,而通用的呼叫控制和業務提供功能則在軟交換設備和應用服務器中完成。
? 從協議接口上看,H.323本身就是為多媒體通信而制定的,SIP作為與H.323直接競爭的另一體系結構,也在不斷完善對多媒體能力的支持。而作為軟交換控制技術基石的H.248網關控制協議,則已經定義了許多多媒體方面的擴展包。
? 從業務能力上看,開放的業務生成和提供環境使得多媒體應用的開發與應用更加豐富與快捷。以Parlay為主的應用編程接口都詳細規定了多媒體應用能力函數集,并與語音、數據等進行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