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交換系統的業務體系非常靈活,不同的業務可以使用多種模式提供。下一代網絡的發展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由于業務需求的連續性和漸進性,下一代網絡通信業務的提供過程也應該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應立足千現有業務并不斷引入新業務,其提供方式也應符合業務需求的連續性和漸進性,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業務提供方式。因此,在軟交換系統業務層面的發展與演進中,可能的一種演進策略如下。
一、在軟交換建網初期,應用服務器技術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與傳統智能網互通的方式來提供現有的智能網業務,以充分利用既有的智能網業務平臺。此時,軟交換設備執行呼叫控制和業務交換功能(CCF/SSF),受傳統智能網SCP的控制,兩者之間使用的業務接口根據網絡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支持INAP協議的接口,實現與固定智能網的互通;也可以是支持CAP協議或WINMAP協議的接口,以實現與移動智能網的互通。在這一階段,還可以通過對智能網SCP的升級改造,實現智能網的開放,從而使SCP更適合千在軟交換網絡中的使用。
二、應用服務器發展成熟后,可以采用基于應用服務器的業務提供方式。在應用服務器的選擇上,首先最好選擇SIP應用服務器。一方面Parlay的呼叫控制接口到底層網絡協議的映射實現方式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研究與標準化,承載ParlayAPI的分布式處理環境也有待成熟,所以短時間內難以直接應用Parlay應用服務器;另一方面SIP應用服務器較為成熟,各種高層SIPAPI接口(如SIPCGI、SIPServletAPI)已經初步形成。當然,SIP應用服務器的API接口與SIP運行平臺相關,開放程度不是很高,業務開發時需對底層SIP網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出千安全性考慮,SIP應用服務器主要還是應用千運營商網絡內部。
三、隨著Parlay技術的發展,等到ParlayAPI的實現方式發展成熟以及相應的分布式支撐技術發展成熟時,再采用Parlay應用服務器,可以很好地實現網絡業務的融合。ParlayAPI不需要通過不同的資源接口對底層網絡資源進行調用,只需和軟交換設備進行互通,由后者實現對底層網絡資源的調用。在Parlay應用服務器的引入上,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在軟交換應用層上直接配置Parlay應用服務器;二是對原有SIP應用服務器進行升級,即對原有SIPAPI作進一步的抽象,在SIP協議棧和業務邏輯之間增加Parlay/ParlayXAPI。后一種方式保留了SIP應用服務器中的底層SIP協議棧,有利千應用服務器和軟交換設備之間通過SIP協議進行互通,并可以繼承在SIP應用服務器中已部署的業務。
由SIP應用服務器升級到Parlay應用服務器時,向第三方業務提供商開放的業務接口將由原來的SIPAPI轉變成Parlay/ParlayXAPI,其接口抽象層次更高、更具開放性、可以屏蔽底層網絡,第三方業務開發時不需對底層細節作過多的了解。Parlay應用服務器也可以部署在非核心網絡區域,真正實現業務部署的開放。此時,也形成了以Parlay體系為核心的主流業務提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