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5G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增強。記者昨天獲悉,三大運營商已主導31項5G新技術標準的制定,涉及移動性增強、超級上行核心標準等關鍵標準領域,將有利于5G在高鐵場景和遠程駕駛等領域的發展。
在日前進行的國際標準組織3GPP的會議上,5G新R16版標準宣布凍結,標志著5G一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剛剛確定的R16標準中,中國移動提交了技術提案3000余篇,主導完成15項技術標準制定,包括高鐵場景性能提升、應對大氣波導的遠端站干擾消除等;中國電信主導完成10項技術標準制定,包括非公共網絡組網、移動性增強、5G性能指標定義與增強等關鍵標準領域;中國聯通在R16標準化中提交技術提案1000余篇,主導完成6項技術標準制定,包括從5G到3G的語音業務連續性、4G和5G基站一致性架構演進等。
5G標準從R15到R16經歷了兩個版本和4年時間,目前整體完成度約為30%。5G標準制定還有大量未完成的工作。記者獲悉,5G的R17標準研究課題已于2019年12月確定,預計將在兩年內實現凍結。
國際標準組織3GPP宣布R16標準凍結,標志5G一個演進版本標準完成。R16標準,不僅增強了5G的功能,讓5G進一步走入各行各業并催生新的數字生態產業,還更多兼顧了成本、效率、效能等因素,使通信基礎投資發揮更大的效益,進一步助力社會經濟的數字轉型。
此次國際標準融入了大量中國智慧,作為5G技術貼近百姓生活為密切的手機終端來說,此項標準的演進也將加速5G終端的研發和普及。記者一時間采訪到vivo通信研究院院長秦飛,他表示,R16版本是對5G基礎版本的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除了更好的支持URLLC(低時延高可靠)、V2X(車聯網)、IIoT(工業互聯網)和NPN(行業專網)等應用場景外,也進一步優化了網絡的性能(譜效能效等),解決了網絡中潛在的諸如自干擾問題。
秦飛認為,R16版本針對終端在實際網絡中的用戶體驗,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例如終端的功耗將進一步降低,有望在享受5G超大帶寬和更多流量的情況下相比4G能耗相當。此外,終端支持的頻段和頻率組合更加豐富,多天線性能進一步提升,峰值速率得到提高,毫米波場景下的移動性和抗遮擋魯棒性提高。
據了解,vivo作為中國手機廠商的代表企業,在R16 標準凍結過程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準備。其中,vivo在R16提交了2000多篇技術提案,在RAN,SA,CT各個組提出了大量的重要技術特性和關鍵問題解決方案得到行業認可并通過。來自vivo的標準專家在R16標準制定中牽頭了多項關鍵技術特性的討論,參與了標準協議的編輯,為標準的順利凍結做出了重要共享。vivo注重終端技術特性的演進和完善,特別是在終端省電技術、終端設備內自干擾問題解決方案、高功率終端等特性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