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月不封號電銷卡辦理
幫企通信自創立以來匯聚了一大批富有活力和責任感的研發技術人才,在人工智能、通訊基礎及應用方面、企業互聯網營銷,均設立了專職研究團隊,團隊主要成員均具豐富的行業經驗,其中有博士數人,以不斷的技術創新支持客戶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幫企通信本著“誠信經營、服務至上、質量優良”的理念,為客戶提供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與Sub-6GHz相比,毫米波具有四大優勢:一是毫米波頻譜資源豐富,用戶體驗速率更高;二是技術實現上毫米波通信時延更小;三是毫米波天線小、設備輕、量化容易實現,部署更加方便;四是毫米波由于點對點通信的機理,定位精度較Sub-6GHz更高。
毫米波傳播主要以視距傳播和非視距傳播為主。但是,毫米波傳播損耗更大,容易被遮擋,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在于,在應用中容易形成隔離,便于覆蓋的控制,從而實現覆蓋島之間的不同配置。例如,工廠園區覆蓋攝像頭監控區域可配置為上行優先,而在廠房傳送軟件下載則可配置為下行優先。劣勢在于,在服務2C用戶時,由于傳播穿透效果差,因此基站覆蓋范圍小,要實現與Sub-6GHz接近的連續覆蓋需要部署更多的站點,所以毫米波僅適合應用于熱點區域與Sub-6GHz聯合組網使用。
毫米波商業前景廣闊
毫米波技術頻譜豐富、潛力大、應用前景廣闊,但由于當前處在5G產業初期,應用較少,市場空間不明朗。但預計到5G中后期,在Sub-6GHz頻段充分應用后,毫米波將是必然選擇。毫米波增強5G服務社會的能力是可以預期的,可很大程度上擴展5G系統的服務能力區間,以適應日趨增長的數據流量需求,并激活面向垂直行業的創新,從而促進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GSMA數據顯示,5G毫米波作為高速接入、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智能交通、虛擬現實等方面的核心使能技術之一,預計將在2035年之前對全球GDP做出5650億美元的貢獻,占5G總貢獻的25%,而在2034年之前,在中國使用5G毫米波頻段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將達到約1040億美元。
從全球部署情況來看,全球運營商都在積極推進毫米波商用。GSA 6月報告顯示,全球有123個運營商在投資毫米波,其中21個運營商正在計劃實施或部署5G毫米波網絡。根據GSMA的報告,目前北美在應用28GHz(n261)、39GHz(n260)兩個頻段,規劃分配24GHz、47GHz頻段。日、韓在用28GHz(n257)頻段,并規劃40GHz頻段,歐洲、澳大利亞與中國均在考慮26GHz(n258)頻段。美國、日本、韓國已經開始在商用網絡中部署毫米波頻段。